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各地纺织企业机器换人情况调查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5日

2人操作机器可抵6人手工
  面对全球纺织行业疲软的形势,南通东帝纺织品有限公司开发出多款中高档面料产品,然而产品研发依托的是先进的设备和优良的工艺。近些年,企业在自动化设备上不断改进,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在梭织面料生产方面采用全自动穿经机+自动分经机来替代人工穿综,大大降低工作强度,也降低了对工人技术的要求。机器24小时运行仅需6人,相当于原先抵15人的工作量。 自动接经机以最大效率来进行经轴更换,现在1人操作即可,可相当于原先3人的工作量。自动手织样机降低了手织样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正常3人操作3~4台小样机,可抵5~6人的手工工作量。
  服装生产方面采用自动裁床替代人工裁剪,2人操作机器可抵手工6人的工作量。衣拿吊挂系统,提高工作效率15%,提高工厂管理水平。
  山东名胜纺织
  清花梳棉合并减少用工
  山东明胜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目前采用清梳联、自调匀整并条机、自动络筒机三个自动化工序。清梳联把清花、梳棉两个工序合并到一块,减少用工;自调匀整并条机生产的棉条比一般并条机条干均匀;自动络筒的自动接头、自动加捻、自动纺管、换纱,接头质量明显比人工接头好。新设备在产量上比原来的设备产量高出许多,一台顶过去的几台用,减少用工的同时降低了成本,起到了节能降耗目的。
  公司对设备更新的工作早在2000年就开始落实,二分厂自动络筒机就是2000年配备的,当时每台150多万元,公司共花费1950万元;近几年又给两分厂配备了单价120多万元的新设备28台,总共花费近3400万元。
  滨州华纺
  自动化设备提高30%以上生产效率
  作为在印染行业较早实行信息技术的企业,山东滨州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数字华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使自身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跃升。
  在印染设备上公司采用自动化,如前处理烧毛工序的自动点火装置,无须专人手动点火,检索到来布指令便可自动点火生产,既节约了人工又安全可靠。在退浆环节采用的碱浓度自控系统应用,根据来布工艺要求输入相关信息,即可自动配碱,不仅节省配碱工,在配碱精准度上也更有保障。这些自动化设备及技术的应用能为华纺节约生产效率达30%以上,这也为公司推行的一岗多能“多能工小组”的顺利推行奠定设备基础,原先一台印染设备上需要至少3名工人,现在成立的多能工小组,3个人可以看两台车,甚至5个人看三台车。
  当然这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新设备在价格上比普通设备高出约1.5倍,综合生产效能,大约在1~3年间投资就会收回,而带来的综合效益却远远大于投资。每年华纺公司在设备更新上的投资大约有1000多万元,及时淘汰落后设备,也为华纺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29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