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棉花在“收缩”:国家、大户和散户的“目标价”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8日

河南一个大型棉花收储部门的内部人士说,现在河南棉花种植已经很少了,去年价格是每斤4元,今年按市场价如果是3块多,就可能慢慢没人种植了。不过他们对政策改变后的实施不太明确,“如果不实施政府收储价买棉花,该不该按市场化价格收储呢,这需要国家明确”,上述人士说。

另一位棉花交易市场人士则直言,内地很多地方土质只能种植棉花,国家应该给以支持,“不过从未来走向看,国家搞不搞补贴和目标价格,都挡不住棉花种植意愿下降的趋势”。

大户散户的去向

在其他地区减种棉花之后,下一步新疆是否成为中国的棉花大户,显得关键。据了解,目前国家对新疆的棉花实施目标价格制度,当市场价低于目标价格时,给以补贴,该政策引起了当地棉农的欢迎。

一位新疆库尔勒30团的棉农告诉记者,自己家庭棉花种植面积126亩,近几年棉花种植面积没变。每年投资20多万元,纯收入7万-8万元。他说知道新政策后,以后可能会扩大种植面积,“可以更加放心地种棉花,更自由地卖棉花”。

不过一些其他内地散户棉农则不然。一位湖北农民告诉记者,现在种植棉花早已失去了挣钱的意义。可能只是一个生活习惯。

湖北江汉平原是全国的棉花主产区。近年来棉花种植面积大幅下降,与种植棉花相比打工收入显得太低有关。上述湖北农民告诉记者,农村只有一些老人在种植棉花。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由于棉花和粮食种植相比打工收入显得太低,目前一些地方撂荒情况确实存在。

马俊凯指出,以后除了少数土质只能种棉花的地区外,棉花主要靠新疆了。他同时指出,如果棉花以后种植收益下降,是否会出现撂荒问题,还需要研究。

国家发改委农业司副司长方言则提醒,新疆的棉农未来能否持续种棉花,也存在问题,“一个是运距长运费高,另外用工成本上升,特别是局部地区还不能完全使用农机,所以基本上就没有竞争力。”她在近期的2014年农村绿皮书发布会上说。

按照杨翠红等人的说法,这需要靠提高机械化程度等手段来解决。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98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