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数据显示,一般情况下,企业在线上的推广成本占到企业整体运营成本的10%~15%。但要吸引更多的消费流量,企业必须在线上做巨大的推广投入,如此一来,许多企业在线上的推广成本甚至高达企业整体运营成本的30%~35%。
对此,再仅仅将线上渠道作为企业清库存所用,显然代价过于高昂,这也成为近年来不少企业开始针对线上市场推出新品的原因所在。
虽然线上成本日益高昂,不少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品牌进军线上市场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完成对目标客户群的数据搜集。
“相较于线下渠道,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能让品牌及时掌握不同产品的销售情况,了解顾客的消费喜好。同时,对顾客数据的搜集,也有利于品牌做进一步的推广服务,增强客户的消费粘性。”林淑玲说道。
规则是关键
虽然线上市场发展火热,但在毛立辉看来,这并不意味着线下渠道已近“穷途”,“这只是让品牌多了一个销售渠道而已”。
在线上平台被不断“神化”之时,吴健民对其也有着更加理性的判断:“中国目前电商的极速发展,主要还是归因于线上市场的不规范。不同于品牌企业的规范化运作,不少在淘宝经营的企业则不受质检、税收等制度的规范,这便造成了不同企业在线上市场竞争中的不公平,也是导致线上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一旦国家针对电商市场规范发展的政策法规出台,线上和线下终将向其他国家一样,在价格及发展上实现统一。”
当这种情况成为现实,毛立辉认为,线下平台也有不少优势可以发掘。“随着本土市场消费的不断升级,大众对于服装将会有更多的情感及服务需求,而这些诉求则很难通过线上购物来实现。所以,我觉得未来大家对于基本款的服装及配饰可能会选择网购,但对于个性化、服务性要求较高的产品,还是会通过线下购买。”
对此,越来越多的淘品牌在线上发展成熟之后,也逐渐开始转战线下市场。
方建华就明确表示:“茵曼在未来,一定会走到线下,我认为线上线下一定是多融合的过程。茵曼在线下的发展首先从体验店开始,布局大一线城市,让消费者不仅在线上购买产品,也能来到线下,体验茵曼的生活方式,感受我们的慢生活。”
而在吴健民看来,要实现这些,最重要的还在于政府能推出有效的政策,规范市场中出现的不公平的商业行为。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