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通过采用新型纺纱装备,采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装备与生产工艺,以及新型绿色纤维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再生利用水平。二是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系统、进销存管理系统、自动监控系统、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应用等信息管理自动化。三是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技术优势,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开发多种新型纤维混纺纱线和织物,提高质量、推进名品牌建设,实现公司“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目标。
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整体装备水平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清梳联生产能力由2010年的41.25%提高到85%以上,精梳纱由53.75%提高到85%,自动络筒机由44%提高到100%,无梭织机生产能力由46%提高到100%。产品上,以高档纱线及休闲面料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大力开发高附加值和生态、环保产品,力争突破面料后整理瓶颈,成为全国休闲面料和特色纱线生产基地。推行原料精细化、仪器化检测,提高企业电子配棉能力;提高“三无一精”产品比重,推广紧密纺、喷气纺、涡流纺等新型纺纱技术和新型织造技术、电子提花技术,缩小与国内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适时开发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交织针织、机织面料,加大化纤使用比例,重点发展精梳纱、色纺纱、涤纶股线、高速缝纫线、麻棉混纺纱线、丝棉混纺纱线、休闲面料等产品,使产品向高档化、特色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响当当的品牌是靠优秀的文化打造的。”有着30多年纺织生涯的董事长汤彰明这样说。
汤彰明在对原有老国企几十年传统文化进行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提出了常山股份的发展理念:“把工作当作品,精益求精;不轻易说不行,千方百计想行的办法;不怕挑剔,勇于改进。”而企业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每一个常山股份员工笃信的“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并把功夫下在每一个环节,高标准,严要求。
为了实现从规模效益到质量效益的转变,常山股份决策层大胆前进,2004年初,用配股资金启动,在全公司抽调得力人员,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建成了当时全国水平最高的纺纱生产线——常山恒新公司,实现了“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产见效”,拥有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20万锭纱生产能力和世界上最先进的紧密纺纱技术,可生产棉纱支数由1支到400支,产品均为订单生产,产品质量全部达到国际USTER公报5%高端水平和著名客户A级纱线标准,得到了国内外市场与客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翠竹”牌精梳纱直接供给国内顶尖面料服装生产商,产品直接出口意大利等国际时尚之都。在恒新,同等价值产品的棉花耗用量降低了近50%,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了95%以上,粉尘达到了零排放,用工是同等规模企业的1/5。常山股份及其子公司恒新公司缴税位居中国纺织业纳税百强第3名。
常山股份多次获得河北省纺织质量奖,2013年又获得全国纺织行业质量奖。一切成绩的获得,有领导层高瞻远瞩的决策,更有着企业文化造就的凝聚力。用董事长汤彰明的话说,是不断传承和提升的企业文化实现了“常山常胜”的美好愿景。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