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快时尚轻奢侈火热走俏 奢侈品在华销售骤降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2日

奢侈品的实体店销售受到的冲击来自方方面面。除经济走势影响等因素之外,电子商务的分流作用也十分明显。
  普华永道零售及消费品行业审计合伙人余叶嘉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的奢侈品公司,其实体店销售被淘宝天猫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大量稀释,一些柜台几乎只剩实物展示柜的功能。在此过程中,零售商们需要调整组织架构以适应线上、线下的真正融合,并优化产品的组合。
  对消费者吸引力的强弱变化,也影响着这些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百货招商过程中话语权的变化。“当消费者更加成熟理性、不再盲目追捧大牌的时候,发展商对于大品牌的追捧也就不那么狂热了。奢侈品牌带来的集聚效应在逐渐弱化,国际奢侈品对于中国市场消费环境的评估也在下调,因此外部环境能为奢侈品提供的优待也缩水了。”中国卓越奥莱投资有限公司招商副总监米世哲表示。
  奢侈品企业对于市场热情的判断,会很快反映在中国区门店总数的变化上。
  据里昂证券方面预计,旧门店的调整还将进一步影响到新门店的开设速度,未来的开店速度或从此前平均每年3-4家降至每年1-2家。
  中国区外的“曲线贡献”
  尽管中国区本身的奢侈品门店与单店销售不复往日之勇,但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并没有完全消失。
  “任何市场都不可能永远是所谓的新兴市场,总会到达一个成熟的阶段。相信随着中国消费者的财富和认知程度的增加,他们对那些最高端的品牌会更加倚重。即使现在经济增速趋缓,但长期还是看好的。对此,我们有足够的信心。”雅诗兰黛集团亚太区总裁文博亚(Fabrice Weber)向记者表示。
  如今,在各国间常年流动的奢侈品购买人群,就成为了品牌商的重点争夺对象。中国境内销售的短暂波动,让各大奢侈品集团将目光放到了离境市场的隐形销量上。
  事实上,这两年中国消费者对海外市场与离岛免税市场这两个领域的贡献,已经引起了不少大型奢侈品企业的重视。他们正加快协调安排资源,进一步加大中国区品牌营销的投入。
  比如,雅诗兰黛、欧莱雅等奢侈品级别的护肤品牌,由于关注到中国消费者在各大离境机场、海外商场强劲的消费需求,纷纷加强了对这些特殊渠道的宣传,以期留住来自中国的购买力。
  “旅行消费这个渠道的销量非常惊人,消费者在机场呆的时间一般都较长,把握这个领域的市场非常关键。”法国奢侈品公司香奈儿的全球品牌总裁布鲁诺·帕夫洛夫斯基(Bruno Pavlovsky)早些时候对外指出。
  知名外资研究机构明特尔的零售业调查部门主管Richard Perks也曾对外公布了一组数据:“以伦敦希斯罗机场奢侈品消费为例,2013年来自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的消费者们平均每人在机场的消费额都增加了18%。中国旅客只占机场总旅客数量的0.7%,但是他们在奢侈品上的消费额却遥遥领先其他国籍的旅客,整整占到了四分之一。”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86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