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过80多个国家,也曾有过200万美元的海外投资“打水漂”的经历,目前正考虑在印尼、越南设立组装厂。对于“走出去”,我认为,一是要有与“走出去”相配套的银行和保险(放心保)等机构,比如台湾企业走出去,走到哪儿银行和保险就跟到哪儿;另一个,目前美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TI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其实就是针对中国的,国内纺织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
——江苏东飞马佐里纺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鹏
“走出去”要衡量几点因素:一是投资所在国的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文化差异不能太大,否则交流成本太高;三是要组建自己的团队,不能完全依赖外国人。我觉得越南基本符合以上条件,除了棉价、能源、劳动力、土地等方面的优势,越南计划加入TPP,这将使越南的纺织服装业获利。目前国内很多棉纺企业去越南投资,但我比较看好到越南去投资印染项目。如果仅有棉纺企业走出去,竞争力不会持久,必须要全流程“走出去”才有希望。
——江苏裕纶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卫
悦达的国际化思路是“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通过合作进入到国际体系内。公司是德国黛安芬在国内的最大合作方,目前经营非常好,还与德国艾文德集团合作,汽车用纺织品正在往规模化上做。如今公司准备与欧洲方合作,在盐城开设一家做纤维素纤维的合资企业。另外公司还与恒天集团合作在津巴布韦种棉花,今后还将扩大非洲的生产基地,并收购西班牙的某个品牌。公司“走出去”的不仅是纺织,而是和集团的矿产、公路、汽车等产业一起“走出去”,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协同开发海外市场。
——悦达纺织集团总经理陈榕
在我看来,“走出去”会遇到很多困难,然而任何困难最终都离不开一个人字,梳理好客户、员工、当地政府及群众的问题,“走出去”就已经成功了多半。为了开发客户,公司开辟了多种渠道,如在当地媒体投放广告、参加展会、加入当地相关协会以及购买行业数据库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客户拜访。开发新客户是企业在海外生存的必备本领。
——赛成国际集团副总裁汪松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