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纺织企业赴外建厂最新进展情况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4日

8、山东如意:斥百亿将建巴基斯坦最大棉纺基地

时间 2011年

地点 澳大利亚

代表企业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

出走原因 收购成功后,如意集团不仅获得稳定的、高品质的棉花来源,还将在澳大利亚棉花生产和出口定价上赢得主动。

管理模式 为控制原材料成本,2013年,公司收购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羊毛科研、生产、贸易企业集团伦普利和WSI羊毛公司。另一方面,2013年,公司又收购了英国1883年成立的皇家御用精纺企业和英国哈里斯花呢公司。公司提出“通过科技进行现代制造”,尤其体现在“用科技代替人力”。例如,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高端棉花基地,有两个县大小的一块棉花基地,管理人员仅有25名,机械化程度非常高。在国内,原来一家10万锭的毛纺厂要7000多名工人,公司通过引进自动化设备,同样规模的毛纺厂,现在仅需要1500名工人,而且效率大大提高。公司的下一个目标是在新建的工厂里(10万锭)只用200人,这样可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公司重视科技研发及自主创新。公司先后与国内外大学及研究机构开展技术合作。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合作成立“如意迪肯纺织材料研究中心”,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合作,成立“羊毛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

最新进展 2013年,公司收购了澳大利亚库比棉场。2013年临近尾声时,公司与巴基斯坦知名的上市企业马苏德纺织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控股该公司,并将斥资百亿在巴基斯坦投资兴建该国最大的棉纺服装产业基地。

 中国企业想走出去,首先要提升自身的能力。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做好三样工作,才能有更多的胜算。首先要做好准备,充分利用好国内大的市场,国内强大的资源,做好走出去的准备;其次是搞清楚走出去的目的,做好详尽的可行性研究;再次是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

我国很多企业财力雄厚,缺的是品牌、技术、销售方面的一些渠道,因此通过并购参股获得国外相应的品牌,拓展国际的销售渠道,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中国企业“走出去”搞兼并收购不要有从众心理,不要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而是有需求的时候才出去。要以共赢的态度,不要以抄底的心态去兼并收购。——商务部欧洲司司长孙永福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5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