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建议,我省应加大棉花种植政策扶持力度,在我省棉花主产区大力实施棉花高产示范基地建设,扩大良种推广补贴项目范围,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与引进,制定扶持政策。稳定棉花种植品种,保证棉花品质的一致性,稳定性,防止棉花品种退化。
另外,从我省棉花产业的近期和长远考虑,应该设立专项研究经费,加强科研资金投入,增强棉花产业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储备,积极推广和应用产量高、成熟早、品质好的棉花新品种和新技术,以提高棉花单产,增加农民种棉收益。流通方面,建立规范化的市场,推进市场形成价格机制,鼓励纺织企业与棉花经营企业直接见面,建立稳定长期的供求关系。健全棉花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棉花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链接
同属新疆棉区,河西是我省棉花主产区
我国是一个产棉大国,目前全国棉花生产布局已形成长江流域中下游、黄淮海、西北内陆新疆三大棉区。新疆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区,包括新疆和我省的河西走廊一带。2013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6525万亩,产量631万吨,约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其中,2013年新疆棉区棉花播种面积2638万亩,占全国棉花播种面积的40%;棉花产量359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57%。
我省河西走廊种植棉花历史悠久,因其全年日照可达2550小时-3500小时,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平均15℃左右,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区内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棉花病虫害较轻,棉纤维色泽白、纤维细而长且强度较高、水分少、品质上乘,是甘肃省棉花主产区。棉花种植集中分布在酒泉、张掖、武威三市的敦煌、瓜州、金塔、玉门、高台、临泽、民勤等7县(市),2013年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99.8%,单产居全国前列。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