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唯品会的大本营三四线城市,竞争也愈发激烈。那里的消费者对商品的可选择性比一二线城市要少得多,对于价格也更为敏感。可是目前,三四线城市这块尚未被充分挖掘的肥田也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盯住的心头肉。
2014年1月,京东集团副总裁石涛指出,在三四线城市京东渗透率还比较低,这项工作成了2014年的重点,无论在市场营销、品类的管理,还是在地区库存的管理以及地区销售预测,将做一系列的推动改善。京东在与腾讯合作后,在影响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方面也将更为得力。2014年4月,当当网也下调了免运费门槛,争取“价格敏感型”的网购用户,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用户。
此外,当当网还以“低价策略”发力库存闪购市场,与唯品会分一杯羹。2014年3月,当当网打出“来治唯唯的你”的宣传海报,主页直接切换至尾品汇特卖频道,以“欢迎比价,买贵了我赔双倍”为卖点,将炮火直接指向唯品会。当当要求尾品汇所有服装品牌价格是唯品会等同期其它平台的8-9折,以低价为核心战略向唯品会发起进攻。
凡客的特卖汇则通过降低扣点增加供货商的利润空间。凡客向商家收取平台佣金,根据品类不同,凡客收取的扣点也有所不同,一般扣点是5%,低于唯品会20-30%的扣点水平。
在同行的“围追堵截”之下,唯品会所面临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唯品会目前主要绑定知名度较低的大众品牌,当供货商有了更多的库存清理平台选择的情况下,他们在利益导向下难保有倒戈的倾向。2013年6月,唯品会就爆出逼迫商家站队,要求供应商签署“独家销售协议”,禁止供应商在当当尾品汇、凡客特卖汇、一号店名品特卖等渠道销售产品。
不过短期内,唯品会似乎无需太过担心,它已经建立了“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的形象,在闪购模式和特卖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相反,对于京东、当当和凡客等网站来说,特卖只是它们庞大业务中的一个频道,由于特卖可能跟主营业务存在左右手互搏的情况,各大电商只是试水,不会倾力进入这个相对小众的库存市场。此外,服饰市场相对于3C等商品来说,属于标准化程度较低的市场,比价的压力较小,限时特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比价。唯品会未来如果扩充到其他高标准化品类,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低价竞争的漩涡。唯品会目前已经收购了乐蜂网,进入化妆品垂直电商领域。
长期来看,库存特卖行业的格局并不明朗,一旦京东、当当网等企业加大重视力度,结合它们的技术和物流优势,完全有能力对唯品会构成真正威胁。
2014年1月,京东正式上线品牌特卖频道—京东闪购“红”。与唯品会仅提供清库存服务不同,京东是希望能满足品牌商从上新到库存清仓的全面需求。同时,在此上线的商品还可以全部采用京东的自营仓储和配送服务,借力其供应链优势。与之相比,唯品会在仓储配送上采用的是全国分站分仓的模式,在区域的核心城市建立仓储中心,供应商的商品入库并且服务于特定区域的消费者,配送上则选择与各个地区的落地配进行合作,快递员的服务质量较自营的京东仍有不小的差别。在账期上,京东闪购上线7天后商家就可收到第一笔货款,而唯品会是两周的买家退货结束后,商家才可拿到销售回款的70%。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