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致远选择马云,是马云更友好,更好沟通。但他们的友谊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2007年11月,阿里巴巴旗下B2B在香港成功上市之后,以马云为首的管理层谋求在整个集团内更大的话语权。谋求阿里巴巴话语权,某种意义上谋求全球话语权。
阿里巴巴香港登顶,成为中国互联网NO.1。此长彼消,雅虎美国被谷歌超越,越来越被动;雅虎日本则处于平稳状态;中国互联网在全球互联网格局中却越来越重要。三个人及三个人背后的公司在阿里集团内的权力需要重新分配。
曾经的小弟要当大哥了,或者另立门户,昔日大哥却认为小弟应该永远是小弟。
从2007年至2011年这四年,是马云、孙正义、杨致远三个激烈博弈的四年,直到支付宝VIE事件,三方矛盾公开化。四年博弈,特别是VIE事件让杨致远、孙正义重新开始审视现实:控制阿里巴巴的是马云为首的管理层,而不是股东。
孙、杨二人才开始明白马云说过的那句话: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VIE事件后,是雅虎开始了历史性的大撤退:2012年9月,阿里巴巴宣布对价76亿美元回购雅虎持有其股权的一半,即20%,回购的股票部分注销,部分引进新股东,新股东包括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旗下负责股权投资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博裕资本、中信资本,以及其他来自全球的投资机构。
当时协议规定,如果公司IPO,阿里巴巴集团有权在IPO价格回购雅虎剩余股份的10%。余下10%的股票,待到阿里巴巴集团上市禁售期之后,雅虎可以选择出售。
阿里集团IPO,雅虎现在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将减去一半,即11.3%,在阿里巴巴董事会中将完全丧失话语。阿里巴巴作为雅虎中国桥头堡的战略意义不复存在。
1998年一起爬长城那一年,马云34岁,杨致远30岁,恰同学少年时。十六年弹指一挥间,那个“解放全人类”的王图霸业已经不复存在。或许,今后两人还可以一起喝酒,一起聊天,一起“致青春”,那时定当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