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资讯 >正文

越南反华游行波及当地中国企业 2008年以来最严重一次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9日

充满诱惑的危险关系
  对于中资企业而言,越南一直是充满危险的诱惑之地。
  伴随着近年来国内急剧上升的人力成本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不少中资企业都开始重新审视像越南这样的东盟国家市场。“总体而言,越南的人力成本还是比国内低,我们在越南的投资总成本与国内相比要节约20%左右。”百隆东方的一名高管曾透露。
  以越南海防市为例,公开资料显示,其最低月工资标准仅为200万越南盾,约合600元人民币,在海防市的外资企业中,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仅约为250万~300万越盾,约合每月750~900元人民币;技术工人每月工资为350万~500万越盾,约合1000元到1500元人民币。
  而中资企业近年来不断加大在越南的投资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因素是寄希望通过越南这个跳板,进入东盟市场。随着近年来欧美传统市场的萎缩,东盟等新兴市场对于中资企业的吸引力在日渐增强。在去年的东盟博览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表示,中国将积极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争取到2020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双向投资额达1500亿美元,东盟也将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优先发展方向。
  也曾有投资越南的企业透露,通过将散件运进越南市场组装,变成成品然后在当地乃至东盟市场销售,可以节省部分越南进口的关税,“因为散件的关税低,而成品的关税要高很多。”
  越南作为“中间站”的角色作用不止如此,由于近年来不少欧美发达国家针对中国采取严格的反倾销措施,中国企业投资越南,通过越南向欧美国家出口产品还可以合理避免高额的惩罚性关税。“欧美一些国家对中国一些出口产品征收的处罚性关税可能高达30%~40%,但是对越南,可能就是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负责“越南中国(海防—深圳)经济贸易合作区”开发运营的深圳市深越联合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即便未来欧美对越南产品也征收反倾销税,相信税率也会比对中国的低。
  也正因此,中资企业在越南的投资正在日益广泛和深入。2013年,中越双边贸易额为502亿美元,增长了21.9%,占中国东盟双边总贸易额的25%。
  越南外国投资局的报告也表明,2013年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已经从2012年的3.45亿美元猛增至23亿美元。除房地产和家电、纺织服装领域外,中资企业还盯上采矿、生产加工、建筑和基础设施开发等行业。
  有消息指,这种趋势已引起了越南民间的警惕,一些熟谙中国市场的越南人士认为,中国企业之所以涌向越南,是为了利用越南或将成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一员这个机会,这个自由贸易协定和其他双边及多边贸易协定将帮助中国企业在越南获利。
  “相比国内,目前中资企业在越南的投资规模其实也还比较小,毕竟越南的相关产业链条成熟度还无法与国内相比,这次越南排华事件也给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敲响了风险警钟,企业应该充分评估投资国家的政治风险。”刘步尘表示。
  有不少政经观察人士认为,一旦越南国内对中资态度转向恶化,势必将影响两国贸易增长,甚至影响到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23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国际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