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服装行业:时尚设计教学与市场结合紧密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1日

时尚教学与市场结合紧密
  中国目前有服装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所已逾200所,在校生的规模4万至5万人,中国留学海外的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相当多。全球时尚中心目前还是在海外,无论是学历教育或是游学等其他方式,都加快了时尚教育一体化的程度,对于国内院校和学生的成长很有帮助。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张庆辉表示,中国服装产业已是全球最大的服装产业,当前从过多依靠数量的增长转向通过激发人的创造力,通过设计、创意与科技的结合促进自主品牌的成长,对于人才的需要非常迫切。中国时尚教育为适应产业发展及市场变化,不断调整教学方向与教学计划。时装专业与其他学科不同,既有艺术性又非常贴近市场,是艺术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学科,要时刻观察流行趋势的变化,按照市场的要求培养学生。“中国的市场是全球化的,中外之间的交流也非常密切。中国的资源也是全球化的,原材料资源,如上游的面料、纱线、化纤、棉、麻都是全球配置资源。我们要在全球化过程中,不断与澳大利亚、欧美等地区的时尚教育、培训、管理、设计机构和从业人士沟通交流,丰富和完善我们的设计语言和对时尚的理解,用这种全球化同步的观念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要变化。”张庆辉说。
  中国对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教育与国外相比有哪些区别和差距?张庆辉说:“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存在城乡差异、地理位置差异、文化差异等,服装院校在东西南北不同的地区形成明显差异,而这正是中国时尚教育非常可贵的一面,我们需要设计的多样性。中国时尚教育和西方教育相比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此次澳大利亚设计师的作品更多体现在对于终端市场的把握。”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的很多院校非常市场化,是一种职业教育,所有教学的课程都是按照未来就业的方向安排的。学生从一入学开始就要考虑到4年以后需要如何面对市场,如何开展自己的职业生涯。所以最终教学成果的呈现是与市场紧密结合的。中国时尚教育更包容、更多样,既有市场性,也有艺术性。从2000年以后,中国时尚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变化,时尚教育把重心更多转向以市场为导向。要寻求艺术性和市场性结合所需要的度,并提倡在设计中进一步凸显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对于东西方文化交融,Nicholas Comino说:“我个人认为,从地理位置来说,澳大利亚是亚太区中的一个时装中心,莱佛士正朝着这个方向去培养设计师。因为澳大利亚是一个多样文化、多种族的国家,所以澳大利亚人接受能力很强,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在澳大利亚具有被重视或发展空间。我们将借助活动推广学校的教育,因为我们的设计师都是以这种方式和形式教育出来的,我们一直都是通过包装学生来包装学校的品牌。”
  记者手记
  服装行业是全球化程度很高的领域,因此加强时尚教育方面的中外交流十分必要,我国时尚教育院校与越来越多的国际院校进行交流活动有利于中国时尚教育、时尚产业的发展。
  今天,如何在全球时尚产业的版图中进一步提高国际时尚行业、消费者对于东方时尚、东方文化的理解,文化自信尤为重要。在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中,中国时尚教育院校既要开放,欢迎西方院校在中国展示其成果、作品,又要通过到海外参加活动、展示作品、留学和游学等走出去,把东方文化和东方人对于时尚、设计的理解传送出去。我国时尚教育还应使东方文化与市场紧密结合,而非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这些对于时尚产业的发展,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时尚教育的未来非常重要。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54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