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莹:冲突和结合是相对的,设计师追求个人喜好的设计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市场的多样化也让消费者更加充分地选择属于自己喜欢和适合的产品,这两者从对立到产生交集,本身就是一个自然规律。设计师对此敏锐的触觉和经验的积累,就能构思和完成两者结合的产品。
北京商报:您可以说是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常客,您也是多次荣获中国服装最高奖“金顶奖”的设计师。您怎么看待当前国内市场给设计师提供的平台?有哪些需要改进?
房莹:我觉得中国时装周给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崭露头角、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人们开始关注设计师这个职业以及设计师这个队伍。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要这个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这几年出现的买手店、设计师集成店,让设计师和顾客直接对接,产生直接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希望在服装界这个领域能够有更加细化的舞台,让设计师这个队伍更加职业化地服务到企业以及社会中,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东方服饰文化将在国际舞台上绽放
北京商报:在时尚界,经常看到中国元素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设计师运用到作品中去,尤其是高级定制的服装上。那么您如何看待东方服饰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绽放?
房莹:我在2002年的设计作品中就出现青花瓷、花鸟、山水画等中国元素的设计。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在我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属于我自己的语言。这几年一些国外的设计师和品牌也在运用东方元素做设计,这的确是一种现象,当然也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原因,有的品牌也是出于对中国这个大市场感兴趣。说到东方服饰文化在国际舞台“绽放”,我相信会的。但这需要我们这代人的坚持和努力。
北京商报:您认为真正的中国文化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展现在服饰中呢?
房莹:文化的展现需要经济的支撑以及精神和价值观上的认同,我希望能够有东方美学观点的时装设计师被国际市场认可和接受。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