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冲破壁垒 纺织服装出口需跨“三道槛”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8日

福建著龙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蔡著龙也坦言,国外市场日益严苛的法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检测成本,“以前只要检测成品,现在产前、产中、产后,都要对相关材料、产品进行检测,欧美客户尤其严格,有时候会交代给第三方检测机构来公司检测我们的产品。”

对此,著龙公司特别与福建省纤维检验局进行合作,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该公司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其产品检测费用。“本来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就在不断上涨,现在为应对贸易壁垒,连相应的注册和检测费用都有所增加,为了保证利润,我们只好提高产品的价格。”蔡著龙表示。

面对国外市场日益严格的法规壁垒,施正植提醒广大出口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在开发设计产品时,不仅要考虑产品的造型和功能,还要根据出口国的检验标准,积极采用绿色工艺,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要树立企业的质量主体意识,加大出口产品的自检自控力度,减小出口阻力。

“近年来,随着消费品安全项目关注度的日趋提高,美国针对日用消费品尤其是进口消费品的安全标准要求和监管力度也不断提升,频频通报召回中国产纺织鞋帽类消费品。”对此,业内人士建议,一方面,企业要及时、充分地掌握有关进口国关于纺织品服装的技术、质量、安全、环保、包装和标签的标准和法规,结合企业生产情况,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切勿盲目追求美观、低价而忽视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美国CPSC通报召回动态,增强风险意识和标准理念,严格按照进口国强制性要求组织开展产品设计研发、物料采购和供应商评估、安全环保项目检测。

晋江市七彩狐服装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钟瑞春告诉记者,该公司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欧美消费者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讲究穿着但不苛求时尚,他们更注重面料、质地,对纯天然的面料、绿色环保产品情有独钟。因此,该公司在上游材料商的选择上也比较严格,以此确保产品质量。“在面料的选取上,我们选择欧洲采购商喜欢的棉布类产品,经特殊工艺处理后,舒适而不易变形。”

“应对出口壁垒,首先要提高产品质量,使之符合出口标准,但更重要的是要力争让产品款式和设计与国际接轨。”蔡著龙告诉记者,面对风云变幻的出口市场和诸多竞争对手,一味地想靠降低价格取胜绝不是长久之计,要在严密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大胆创造,让新产品吸引客户的目光。“现在的采购商都很注重产品的环保性,我们自然要在这方面下工夫,用典型的绿色产品吸引他们。”

在施正植看来,面对新标准新法规,本土纺织服装企业应变压力为动力,携手共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水平,因为纺织服装是个产业链,一些新标准是针对终端产品的服装进行检测,要适应新标准,必须从源头抓起,即从纺纱、织布环节就要重视,尤其是染整环节更是重要环节。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1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