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谈中小棉纺织企业如何在纺纱工序降成本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8日

虽然用新型聚氨酯价格偏贵,但却能提供更大价值。经过权威部门检测,聚氨酯磨损度仅为丁腈橡胶的45%。以一万锭作为计算标准,普通丁腈胶辊4.5元,平均使用6个回磨周期,用新型聚氨酯可增加3个周期,则可节约2.25万元;无需涂料处理,万锭年可节约2000元;由于同等条件降低摇架压力,每台(500锭)每天节电12度,万锭年可节电6.72万元;胶辊间减少用工与磨床磨胶辊用电折万锭0.8万元,几项加在一起可节省近10万元。如果考虑新型聚氨酯抗卷绕增加产量1%及提高质量附加值200元/吨,以平均纱支32支,年产量1500吨,增加产量15吨(工本费5000元/吨)两项增效37.5万元,即采用新型聚氨酯后万锭节约和增效至少47.47万元。
  钢领型号及钢领、钢丝圈表面特性是决定纱线系统能否高效率的关键,配置得当不仅帮助提高钢领、钢丝圈之间润滑膜的附着力,还能改善摩擦区运行性能,降低钢丝圈的磨损。好的钢丝圈几乎无走熟期,使用周期较普通钢丝圈延长1~3倍。高品质钢丝圈,钢丝圈差异极小,稳定气圈,减小锭差,成纱毛羽、棉结少。
  同样,在细纱高速及纺制紧密纺纱使用的钢领,尤其是钢丝圈完全依赖进口,一盒进口钢丝圈价格为800元,是普通钢丝圈的20倍以上。重庆金猫、常州航月等企业通过与高校攻关及引进国外部分先进技术,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常州航月一款类似ELudr的钢丝圈,每盒价钱大概150元左右,虽贵却物有所值,纺纱厂挡车工用后都不愿再换其他钢丝圈。
  抓好性价比科学控成本
  企业在成本控制中下达三四项指标即可,如用棉量控制大成本,用水、用电、用气控制能耗,劳动生产率控制用工等根据产品附加值控制性价比。
  性价比不是一般意义的货比三家,而是由客户产品质量要求,生产管理全过程的损耗,生产总效率,总核算成本。比如华茂集团为了确保质量长期稳定,选用器材也必须长期稳定可靠,有利保全保养维修方便、减少工时、减少操作断头,提高生产效率。未来的纺纱发展方向是实现无人化,全自动化生产,这就对器材提出很高的要求。
  目前,进口针布梳棉、精梳新型针布使用寿命均在3~4年,钢领可达5年以上,胶辊可达3年以上。国内产品差距较大的仍然是针布和胶辊。胶辊每隔几个月磨砺一次,并加油污染胶辊表面,每磨砺一次直径变小,加压变小,工艺变化过多,影响产品批次间的质量,加上高温高湿胶辊加大上涂料,这种污染环境及影响操作工健康的处理方法早已被国外所淘汰。所以,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耐磨少磨免加油的胶辊将被普及。
  企业的生产经营应遵循市场规律,科学理性进行生产管理。企业经营者应改变陈旧的观念和理念,算账的原则要全面、系统、科学。细纱工序是体现效益的关键工序,胶辊、胶圈及钢领、钢丝圈又是细纱关键器材,控制好性价比做到细纱机在高速、高效、高质量的条件下生产,才能获得整体效能及效益的提高。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23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