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14年Kappa业绩下降速度惊人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9日

歧路失蹄

2010年,中国动向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年营收42亿元人民币、市场份额本土第一。志得意满的陈义红认为形势大好,于2010年11月聘请阿迪达斯的职业经理人入主,自己急流勇退“享受人生”。

继任的法国人桑德琳•泽比布有着一张靓丽的个人简历。她在中国从事运动品牌运营17年,于2003年出任阿迪达斯中国区总裁,期间她提出并促成了阿迪达斯与北京奥组委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且将阿迪达斯中国市场的业务发展到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位置。

之所以选择泽比布,陈义红有着自己的理由。一直就对轻资产模式有着隐隐不安,试图能在渠道上有所作为的他,希望后者能在动向建立起一套零售体系。

一位与动向高层有密切接触的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陈义红一次与他交谈时,曾透露自己在李宁时有一个非常大的遗憾,那就是当年在李宁公司担任ceo的时候,没能把握机会建立自己的零售公司。当时李宁旗下本来有12家属于集团自己控制的子公司,可惜在上市的时候,它们要么被撤销要么被拿去和经销商合作,陈说如果那个时候把它们分拆出来,单独做一个零售子公司上市的话,就能做到品牌与渠道两翼齐飞,互相借力使力。有轻有重,才是最保险的发展模式。

然而,在轻资产巨头阿迪达斯浸淫多年的泽比布却没有完成陈义红的心愿,反而将动向带入了另一个极端。

她在任的那一年中,不仅搁置了渠道建设的计划,还将轻资产的模式玩到了极致——没有一家直营店,没有自己的加工厂。这让动向在渠道控制力和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方面跟不上节奏,体量越来越大的动向仓储周转天数高达54天,远远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而库存金额增长达到了58%。

这两年,正是运动品牌的高库存和关店潮集中爆发的高峰期,而中国动向的问题出现得更早。2011年底kappa关店632间,剩下3000间左右的门店连安踏的一半都不到。到2011年,中国动向盈利大跌71%,而营收也下滑36%,27.4亿元的销售额让其脱离了第一军团。这时的陈义红坐不住了,他匆忙叫上老搭档秦大中,重回动向。

中国动向的盛极而衰,不能全部归咎于泽比布,背后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为动向真正的掌控者,陈义红面对问题多多,但给自己带来过辉煌的旧“品牌+大批发商”模式,犹豫之下放任职业经理人错失调整变革黄金节点,以至于无法应对最后问题的总爆发。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2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