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逃税案纠缠不休 奢侈品牌避税惹风波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30日

不过,“是否避税或逃税的认定,每个国家的税法有不同的地方,同时也与国际税收协定相关。”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刘小兵对记者表示,“所以相关品牌在拓展业务和进行交易的时候,需要事先了解相关事项。”

平衡是战略思量

面对相关部门的税务调查,除了Dolce & Gabbana表示继续与政府对簿公堂外,大多数奢侈品集团及涉案人员均表示和解,并支付几千万欧元至几亿欧元不等的和解金。

意大利奢侈品集团阿玛尼近期已向意大利税务局支付2.7亿欧元用来和解税务调查。

今年2月,高端眼镜制造商Safilo也发表声明,宣布以2100万欧元的代价与意大利税务局和解,该笔款项将从2014年2月开始,按季度分12个季度即3年交齐。

“奢侈品牌往往注重自己的形象,特别是上市公司,税务调查的持续会给投资者带来不确定性。”一位奢侈品行业人士对记者分析, “所以一些担心无休止的调查带来更多的支出并损害形象的品牌不得不纷纷补税;但另一些公司持续上诉,是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合理的税务安排。”

“奢侈品公司相对于劳动力密集型的公司,它有更多的品牌内涵、经典设计、质量管控、品牌授权、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无形价值,”汪颖表示,科技和商业的发展总是快于法律法规的制定,关于无形价值的法条正在逐步演进中。所以,“跨国公司会在架构设计和商业安排中做出自己的合理判断,但相关合理性对于各国政府来说,则是见仁见智的。”

即便是相同的法律条件下,刘小兵表示,可能执行力度不同,相关企业也会有不同的税负感受。在新的商业与税务形势下,针对一些奢侈品集团这种通过离岸公司避税的做法,多数目前已经被意大利当局定性为逃税行为。

汪颖建议,在各国对税收主权更为关注的新的商业环境下,奢侈品等跨国公司要在各个国家的商业布局中进一步考虑到多方面的平衡性。“这种平衡不仅仅是操作与运营层面的问题,跨国公司应该把上述平衡当作重要的战略层面问题来考虑。”

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转让定价(位于不用国家的集团子公司的销售转让价格)方面,应该采取在技术层面更严谨的安排,以帮助公司在各国证明这些安排的合理性。

这些从企业税务管理角度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汪颖看来,对新形势下中国走出去的民营企业也有借鉴意义。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32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