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展会报道 >正文

PH Value与Pure Shanghai联展考验国产品牌实力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4日

 Pure London,在英国是一个以女装、外衣为主的专业展会,展览面积为1万平方米。走进上海,加入这次合作后,他们把名字改为Pure Shanghai,与PH Value两展并称P&P展。计划中,他们将会带来60个英国品牌参展。这些品牌将散布在各个品类的展示区域,和国内的针织品牌一起呈现给观众。这种呈现方式带来的除了互动性更强的展示,还有对参展中针织品牌实力的一次考验。英国人要来,怎么解?

喏,洋品牌就在你身边

和其他的展商不一样的是,Pure Shanghai并没有在展馆中划定一个展示区域,作为英国展区,或者叫做英国展团。而是选择全部打散,将展会涵盖的所有品类都以品牌方式展现,Pure Shanghai带来的品牌散布其中,与我国的本土品牌融为一体。为了和Pure Shanghai的品牌部分相匹配,就需要国内的企业也以品牌的方式进行分品类展现。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品牌与品牌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企业也有更密切的互动和联系,国内针织企业可以在自己的展位附近就了解到国外企业是如何做生意、做展示的,而这也带来了挑战:英国品牌的产品可能会具有较强的设计感,从面料应用到款式设计,也许都棋高一着,不过国内的品牌却并不一定就会被比下去。

“近几年,国内品牌的设计能力在大幅度提高,就单一品牌而言,展会中与国外品牌并肩而行,并不一定会逊色多少。国内品牌的弱点其实是在产品系列化方面。设计,款型、色彩、定价、销售方式、尾货处理这些在展览会中体现不出来的环节,反而是国内品牌不占优势的地方。不过,如果能够让企业在展会上看到自己和国外品牌的差异,并不一定是坏事,反而能够让国内的企业明白自己的劣势,抓紧赶上。”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说,“在材质的选择上、在织物面料的后整理上,这些都是国外的品牌更强一些。不过,我们的面料水平目前和欧美并没有那么大的差距。虽然国内品牌的跟进能力很强,但是新面料和科技在终端成衣和设计风格中的应用,还是在国外先展示出来,所以就市场占有环节而言,还是会对国内的企业产生一些挑战。”

看,老外悄悄把钱赚

成衣化趋势正在提高,是市场的规律和大趋势,但服装企业在成衣方面的竞争力却并没有增加,或者说,没有跟上成衣化提高的脚步。

以前我国服装企业成衣化水平的增高体现在我国成衣出口量的增长上,但是近几年增长很缓慢,去年甚至出现了下降的现象。而成衣的进口量在增加,英国人也发现了这点,所以,他们带着自己的服装企业来了。

不要以为进口量增加的不多,来算这样一笔账:英国的服装品牌,把衣服从国外运过来卖到国内,肯定算进口,但是优衣库的衣服卖到中国市场算什么呢?大家都知道优衣库是日本的服装品牌,但是就这个品牌来说,可能只有部分原料来自日本,其他的纱线、生产、都在中国,最后也在中国市场被消化掉,这一部分并没有算在宽泛意义的进口成衣量中。这样说来,实际的成衣进口量要比统计的还多一些。而在中国,这样悄悄赚钱的洋品牌还有很多。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4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展会报道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