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虹桥核心区内大部分的写字楼项目仍然在建,商务氛围和消费客群仍在蓄积过程中,因此短期内新虹桥商务区的购物中心项目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期;此外,虹桥商务区‘交通枢纽+商务区+区域中心’的多重定位使商业项目面临旅客、办公人员、周边居民这三种性质不同的客群,因而在项目定位、业态选择和分配等方面也需要发展商作出相应的思考和应对。”谢晨进一步向商报记者指出,“再者,根据整个‘大虹桥’商务区的规划,在2号线/17号线地铁沿线有多个新兴商业区的布点规划,如赵巷、青浦新城等,可能亦会对虹桥商务区的目标客群产生一定分流、截流的影响。”
推动购物中心大型化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电商的冲击和购物人群对消费体验的追求促使购物中心引入更多的体验式元素。而影院、冰场、亲子乐园等代表性的体验型租户一般面积较大,同时不少购物中心业主亦致力于为购物者提供更舒适、宽敞的公共空间,这些都推动着购物中心向大型化发展。据世邦魏理仕统计,2014-2016年间建成的购物中心的平均体量为8.8万平方米,较当前已开业购物中心的平均体量增长了约20%。
以虹桥天地为例,其定位为集展示办公、购物、餐饮、娱乐、演艺为一体的综合商业,零售商业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在虹桥交通枢纽过境人流多、项目竞争强和网购冲击的情况下,虹桥天地项目总监陈建宏的制胜心得就强调“体验式商业”,他曾明确对媒体表示:“做商业,客户能得到怎样的体验非常重要,在虹桥天地这个平台里,人们可以有非常好的、多样化的体验,集合交通、办公、商业、娱乐等的综合体,将成为一种新的商业和生活模式。”
作为龙湖集团在上海建设的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龙湖虹桥天街总建筑面积达43万平方米。今年3月,龙湖虹桥天街举行了全球品牌发布会,宣布入驻商家将涵盖国际一线奢侈品牌、轻奢零售品牌,以及培训中心、高级餐吧、健身房和影院等,甚至将会有首次进入上海的商业业态和品牌。
而除了虹桥商务区的各色购物中心以外,在距离虹桥交通枢纽2公里处的吴中路、外环高架口还有一个“巨无霸”的商业项目——上海华润万象城也将在3年内上市。商报记者注意到,万象城定位于高品质都市综合体,包括万象城购物中心、国际甲级写字楼群、国际公寓式酒店、精品生活馆、生态空中花园及地铁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53万平方米。其中,万象城购物中心总体量达到惊人的24万平方米,是集合全球顶级奢侈品牌、都会时尚品牌、丰富的寰宇美食、超大型imax影院、奥林匹克标准真冰场、五星级ktv、家用家居、儿童亲子、高端超市及地铁博物馆为一体的“一站式体验式顶级购物中心”。
距离万象城北面不远处的七莘路、漕宝路口,七宝万科广场的总建筑面积也超过了22万平方米,将由地上5层和地下3层建筑组成,计划建设一个包括商场、影院及餐饮、展示等服务,并能提供购物、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的大型购物中心。据了解,整个项目已于去年开工,计划明年开业。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