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服装青年企业家沙龙”走进青岛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6日

量体,挑选面料、款式,选择合适的扣子、绣线的颜色,确定口袋的形状、位置,一群年轻人“玩”得不亦尔乎。2014年5月31日,青岛红领集团的高级定制体验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顾客。
  说到“特殊”,因为他们不是普通的顾客,尽管年轻,但他们不仅懂面料、懂设计,懂供应链,甚至深谙服装企业的运营之道,他们已经是一家家服装企业的运营者和管理者。
  这是“中国服装青年企业家沙龙”2014研讨会活动的一个场景,5月31日~6月1日,由中国服装协会组织的“中国服装青年企业家沙龙”走进青岛即墨红领集团,与服装行业信息化的标杆企业共同探讨信息化为企业带来的改变与思考。
  本次活动由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王茁带队,汉帛国际总裁高敏、旭荣集团执行董事黄冠华、青蛙王子董事长邓庆云、大杨集团总经理胡冬梅、小顽皮总经理黄良生、盖奇总经理黄莎莉、狼道董事长刘奕群、格林集团营销总监吴山强、旭日企业(菲尔服饰)署理总经理杨昌业、耶莉娅总裁助理袁丽,以及东方绮丽总裁王涛、达利集团执行董事林知誉、凯荣服饰董事长徐凯和晨风集团尹家珏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之所以将此次活动的主题定为“信息化工程与服装业态改变”,王茁副会长称,翻开行业制造业,有三个标志性的事件,缝纫机的发明拉开了工业化生产的序幕,皮尔卡丹给企业树立了品牌概念,而如今红领的信息化技术使工业化的生产具备了个性化,将对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与变革。因此对红领的参观与学习将给企业家们对未来发展带来一些启迪。
  5月31日上午,红领集团董事长张代理以红领的发展为实例,从企业的运营上升到人生哲学,为年轻的企业家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做企业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企业,要为社会能够创造价值。做品牌、做信息化也要脚踏实地,这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红领坚持11年,投入2.6亿元,打造了全球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定制平台系统,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将传统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将互联网思维和全产业链深度融合,要打造一个世界性的品牌。”
  张代理董事长称,未来将进入消费者时代,个性化定制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和潮流。红领将搭建一个 C2M(consumer to manufactory)平台,生产模式是由消费者主导,工厂只是协助性地帮助消费者实现其需求。
  随后,在红领常务副总裁李金柱的陪同下,企业家们参观了全球最高端的服装定制工厂。一件定制西服从接单、排料到最后的成衣被细分成了N到工序,每一衣片上都带着自己的专属“身份证”,每一道工序前都设置了一台电脑。“身份证”一扫,电脑上立即出现工人们在这一环节需要做的工作,比如订扣子环节,这件衣服需要什么颜色的扣子搭配什么样的绣线,工人面前的电脑显示屏上一目了然。
  事实上,红领的个性化定制,就是最顶级的标准化。据介绍,红领对定制的定义就是用最顶级、最高端的个性化、工业化的效果制造个性化的产品。“个性化的东西分解到计算机语言,每个员工在这个体系里,就是一个工具、机器,个性化配件。”
  参观完厂房后,企业家们在CAMEO的体验馆里直接进行个性自主设计,亲身体验了整个信息化定制的设计、制版、裁剪、生产、配套的全过程。
  “您当年是先决定定制化,然后引入信息化?还是发展信息化之后发现适合做定制化?哪个在先?”“定制解决了后端库存问题,那前端的面料等库存问题怎么解决?”“批量生产的订单能见度较高,定制模式如何对订单情况实现可控?”……在当天下午的交流会上,企业家们纷纷向张代理董事长表示了敬意,并针对参观和体验的情况,提出自己的疑惑和看法,现场互动十分热烈,一度变成了张董的“答记者问”。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8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