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受访者不关注abc类标准
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会在商场和母婴用品店购买童装;20%的受访者在网上购买;5%的受访者会在国外购买童装。
而在随后的采访中,多个购买0~3岁童装的年轻母亲均表示,对于新国标的实施并不知情。而对于婴幼儿、儿童服装拉绳、拉链等硬件性“安全问题”,不少受访者皆表示是“第一次听说”。
在劲松附近一家日韩外贸童装店里,所有衣服的吊牌除了标价外,仅附带简短日韩文,连成分标签也没有。店主不在乎地回答:“你就放心买吧,保证没问题。”当《服装时报》记者翻出了三件分别标着gb18401—2003、gb18401—2006和gb 18401—2010不同标准的服装,问店主服装有无a、b类别区分时,这位店主却说:“不清楚有这个规定。”
而在通州果园附近的一家商场地下一层,部分童装品牌正在搞促销活动,《 服装时报》记者拿着一件正在打五折的童装询问店员为何销售的服装没有面料类别标注时,对方一脸茫然。在旁边的另一家童装专柜,销售人员对a、b、c的分类更是有着不同的解读:“a类是他们品牌的一线产品,b类是二线产品,c类是三线产品。”随后,又采访了多个婴幼儿和童装专柜,一部分销售人员都不知道a类与非a类区别。
结果显示,80%的受访者不知道新版《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婴幼儿纺织产品的界定;50%的受访者不会关注吊牌上是否详细标明了服装经检验符合a类标准;30%的知道a、b、c类的区别;100%的受访者对于新标准的实行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选购童装一定要看好标签
“从严格意义上悦,新国标实施后,旧标准的儿童服装都不能再销售,所以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退货赔偿。”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少商家借打折、促销对旧标准儿童服装进行处理。在选购儿童服装时一定要看好标签,选购注明为“a类,婴幼儿服装(gb18401-2010)”的产品,同时在给孩子选购服装时,尽量少选有金属挂件装饰的,以免刺激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稚嫩的皮肤。如果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要求商家无偿退货,如果产生纠纷,可以拨打消协12315热线进行投诉。
而国家质检总局在其网站上曾公布的童装产品消费提示,消费者选购时应注意查看中文标注的使用说明,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产品名称、型号、原材料纤维成分及含量、洗涤方法、标准编号、质量等级、安全技术类别、合格证明等。
其中,安全技术类别是国家强制性标准中规定的为保证纺织产品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最基本要求;成分含量是指服装产品以何种纤维为原料加工而成,纤维一般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天然纤维包括棉、麻、羊毛、兔毛、蚕丝等,化学纤维包括涤纶、腈纶、粘胶纤维、醋酯纤维、大豆纤维、莫代尔纤维等。消费者不要选购无使用说明或使用说明信息不全的产品。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