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码上淘”开放战略 百货商场将开启扫码买货时代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1日

就在几天前,杭州城里一下冒出了几家嘿客。与传统便利店陈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不同,被顺丰称做“嘿客”的便利店内,几乎看不到实物,店内四周的墙壁贴满了海报,中央位置摆放着两台大尺寸的平板电脑。顾客在此可以收发快递,也可选购商品。

这样的嘿客便利店在全国已经开设了500多家。而据媒体报道,顺丰年内还要开设3000多家,未来将布局3万家。

“嘿客利用手机二维码扫描等手段提供了新型虚拟购物方式。”顺丰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购物模式,对商家而言,以店面为介质可以解决商品销售和售后问题,但又可以提供精准的供应链甩掉库存包袱;对消费者而言,可弥补网购非直观感受,增强用户体验。

无独有偶,在网上的电商平台与阿里厮杀败下阵来的腾讯,将竞争的新领域开辟到了扫码购物。在下沙,全国首家微信o2o商场一开业就迎来了超高人气。用同是腾讯旗下的滴滴打车app到店,可以享受商场折扣,货柜上的商品都有自己的二维码,顾客只要扫一扫就能完成购物,不用再去收银台排队。这种新鲜的码上购物方式吸引了不少年轻顾客的关注,也增加了不少中老年顾客对智能手机的兴趣。

安全问题待解

尽管二维码前景颇被看好,但是,目前仍多次被曝出存在安全隐患,犯罪分子利用二维码传播手机病毒和不良信息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威胁着消费者的财产安全。

浙江嘉兴汪女士就曾在扫二维码时遭遇了陷阱。在淘宝交易过程中,对方发来一个二维码,称必须扫描二维码才能显示商品信息。汪女士没多想,用手机扫了一下,点了链接,可网页一直没有显示出来,再登录支付宝账户时,发现密码已被修改,随后,支付宝、余额宝中的18万元被对方转走。

据办案民警介绍,汪女士扫二维码点开的链接被植入木马病毒,她的手机“中招”后,支付宝的服务密码被对方获取,随后账户被对方盗刷。

二维码成为犯罪分子犯罪的新手段,专家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二维码技术门槛过低、监管也存在空白。调查发现,任何人通过“二维码生成器”,再把病毒程序的网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上,立即就能生成一个迷宫似的二维码图片,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

不过,阿里巴巴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安全角度来讲,其实从淘宝和支付宝建立第一天起,一直存在钓鱼现象,这十几年阿里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储备,以确保电子商务的安全。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79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