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走访中记者也看到,一些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受到市场的影响较小,有些企业仍在上马新项目。
日前,记者从永固集团获悉,经历去年的筹备及试水,该公司新增加了毛衣部,启动毛衣项目,在去年几十台设备的基础上,还将再增加100~200台电脑机,以淘品牌的经营模式与消费者见面。
“本土服装的优势主要集中在男装,夹克、西服,这些均是不错的单品,所以公司差异化地选择了毛衣。以前毛衣更多的是作为内搭,但随着流行趋势的演变,毛衣越来越多地成为时尚单品,穿在外面,就市场而言是个机会。”福建永固集团董事长林传表示。
据悉,永固集团在巩固原有面料业务的同时,通过现有产业的设备技术管理升级和向下游服装箱包延伸两条主线,继续推动集团的转型升级,目前已将产品延伸到箱包面料、医疗用品面料、户外面料等,服装面料之外的产品已占到该公司50%~60%的份额,实现了产品多元化,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林传表示,在产业链中处于中间环节的企业,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压力,更应积极地探索出路并适时作出转型升级,差异化是该公司坚持的方向,不管是面料升级还是增加终端项目。
而联邦三禾则是加大在科技面料上的投入,联邦三禾研发的太极石系列面料,运用尖端的纺织技术,将太极石植入纺织纱中,经过多种复杂的制作过程做成各种纺织制品,将太极石的能量完整穿在身上,全方位照护身体。
据联邦三禾副总经理王荣华介绍,不管市场如何,该公司都会未雨绸缪,提前规划下一个五年的战略规划,早在8年前,许多企业都在供应批发市场的时候,该公司就已开始寻求实力较强的品牌企业作为合作伙伴。而如今,当普通面料盛行的时候,该公司又在科技、健康的面料上先下工夫,争取走在市场前头。“提前进行自我升级,是应对任何市场困境的最佳利器。”
也有纺织企业负责人认为,纵观当前的发展形势,纺织企业除了不断地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善于借助外力也是关键,比如网络渠道。他认为,纺织企业领导者应有把握全局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问题,不断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才能站稳脚跟。
在施正植看来,现阶段可以说是世界经济危机,全球经济遇到前所未有困境的时候,如果要保持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力,企业必须围绕产业调整、升级做好功课,产业调整升级是现在及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的任务。
“产业集群过去扁平的结构已经不适应未来的市场竞争,唯一的出路是多条供应链的组合发展。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织造上游是纱线,下游是印染,通过织造可以把纺纱和印染组合起来进行创新。通过稳固融合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和产业集群生存所需求的供应链创新支持,修炼好内功,如此保证纺织企业能在2014年下半年很好地发力。”施正植说。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