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机器换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

来源:中国转动网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0日

神经生物学技术将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大脑结构,有望更接近复制人类大脑。虽然3D打印大脑结构仍有一定差距,但是不断完善的3D打印技术未来或将成功打印人体器官。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我们将更多地理解大脑结构,未来将制造接近真实体的仿生大脑。

如果未来我们制造一个精确的人类大脑复制品,可精确至每个细胞,使它与真实体拥有相同的记忆,相同的情绪和相同的心态。那时,真实人类与复制品能否共存,或者应当优先考虑哪一个?桑德伯格指出,最安全的策略是以一个有意识人类的方式看待仿生机器人。

桑德伯格假设了当仿生机器人的能力超越真实人类时将发生的事情,如果仿生机器人的模拟程度超越了真实人类,它将潜在巨大危险,因为它具有自我改善能力,但可能存在较深层的缺陷目标或者激励系统,它们或许会以牺牲人类为代价完成其目标。其中一个解决方法是将仿生机器人看待成一个有意识的人类,对它们不断地灌输人类的道德约束和行为规范。

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非前景不妙,桑德伯格指出,未来人类将受益于智能机器人,例如:如果未来人类出现致命的流行性疾病,人工智能机器人却能免疫,或将帮助人类治疗疾病。此外,与人类智力相当甚至超越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是最理想的太空探索者,而人类宇航员在太空环境下需要克服诸多环境条件,机器人宇航员则不需要。

人工智能机器人就像是“一分为二的人类”,可以确保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同时,仿生大脑暗示着未来人类会“长生不老”,上传人类完整大脑进入机器人系统,永久存活在一个机械身体中。

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

“就像宠物一样,将来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机器人。比如有做家政服务的,有帮你学习的,有陪你娱乐的……随需而配。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遥远,3到5年机器人就会普及。”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专家这样生动地描述智能“宠物”家庭服务机器人。

作为集现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自动控制等高技术于一身的产业,机器人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机器人的研发制造与应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高端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机器人产业自21世纪逐步兴起,目前已经形成百余家从事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应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产业集群。其中,40余家上市公司在股市上形成了具有机器人概念的高技术板块。

2013年中国进口机器人数量接近37000台,预计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装机量将超过日本,达到4万台,占到世界总量的25%以上,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在巨大需求的拉动下,未来3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31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