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库存高企、业绩下滑 国外快时尚服装品牌强势入侵 本土休闲服装品牌生存战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6日

2012年中国服装业各大服装品牌先后爆发出库存问题。根据当年的财报数据显示,李宁、安踏等运动休闲品牌存货金额均同比增长,特步存货金额达到8.87亿元,同比增幅92%;美邦、森马等青春休闲品牌的库存也高达一二十亿元,而优衣库却早在半年前就完成了对库存的处理。

上新快、库存低是这些快时尚品牌的制胜秘诀。优衣库方面告诉时代周报记者,83.72天是优衣库平均库存的周转天数,比国内服企快至少一半,而优衣库的SKU(库存量单位)常年保持在1000款左右,本土休闲服饰企业则基本在2000-5000款,高出2-5倍。

“本土休闲品牌销量下滑、门店关闭确实与外来快时尚品牌的强势发展有关。外来快时尚品牌在设计、款式等方面贴近消费主流,管理、营销也更现代化,因此也就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同,这正是国内本土休闲品牌较为缺乏的。”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熊晓坤认为,这些快时尚品牌在国内走红不无道理。

困局何解?

“主要还是品牌设计落后,经营理念跟不上,加上定位模糊,逐渐丧失了曾经的市场。”东莞市纺织服装协会潘秘书长直言。以ZARA为例,一款新品最快可以在两周之内推向市场,而且紧随国际时装周的潮流风向,快时尚的服装少量生产,款式多样化,并且价格区间选择大。反观本土品牌,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其一般分四个季度推出新品,且同一款式多样推出,选择比较单一。长久以来,落后的设计和不常跟新的货品就慢慢被一二线城市的主流消费者所抛弃,只能渠道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如此循环往复,产品定位逐渐低端,也丧失了最具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

“这些企业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营销手法,依靠明星宣传,但实际上性价比不会太高,整个品牌营销做得很差。并且像优衣库这种快时尚品牌他们非常注重电商,你看优衣库一个天猫的店销量多好,但班尼路它们就相对差一点,不是说不重视,它们也在做电商,但没打到点子上,所以没什么效果。”天相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天书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这些本土服装品牌多由广东、江浙地区的服装厂发展而来。以森马服饰为例,它也只不过是由温州的一个小服装厂逐渐发展而来。这些企业家族色彩浓厚,不少家庭成员在公司内部充当高管,虽然引进不少管理人才,但仍与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存在一定差距。

“国内企业需要苦练内功,增强自身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是关键,同时加强研发、营销和管理。”熊晓坤说。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3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