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用品瞄准巴西市场
与品牌企业借力世界杯营销推广品牌相比,一些出口型企业的目标则更为直接,通过借力巴西世界杯,生产与世界杯相关的产品,打开巴西市场。
以小商品城义乌为例,从今年年初开始,与世界杯相关的产品出口迎来“久违”的丰收大季。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1—5月,经义乌海关出口巴西的体育用品为278万美元,同比增长42%,远高于同期经义乌海关出口的平均增速,巴西世界杯对义乌小商品出口增长的带动明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足球等球类用品,经义乌海关统计,共出口148万美元以及7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6%和24%。
太阳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曾为世界各大品牌加工跑步和足球服装,上一届世界杯32支球队中,1/4球队的专业比赛服都是太阳海贴牌代工的。如今,在世界杯的热潮下,太阳海的足球装备也蓄势待发。
“从去年开始,出口巴西市场的品类中,球衣、运动鞋的销量就开始大幅增长。”彬鹿世家进出口公司负责人柯招辉表示,去年巴西的进口关税下调,也相应带动了“世界杯经济”的发展,公司将利用去巴西参展的机会拜访当地客户,挖掘更多的商机。
纵深:体育用品行业重新洗牌调整
早在世界杯开战之前,体育用品制造公司就开始大力推广,希望借世界杯这股东风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国内体育用品品牌通过这几年的经营,在稳固了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开始逐渐在各类国际体育赛事上崭露头角。
此前深陷“高库存”、“关店潮”的体育用品行业,在经过一系列洗牌和调整后,已开始逐步复苏。
“世界杯是4年一度的体育盛事,这几乎是地球村上最受关注的赛事了。”广东流通业商业协会执行会长黄文杰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杯营销,对于企业提高自身知名度和曝光度等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但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则认为其中也存在一定风险。世界杯的光环太大,而且参与营销的企业、品牌众多,如果国内运动品牌在事前缺乏明确战略规划,只顾一味投钱,不对营销方式进行理性选择,很大可能将使营销费用“打水漂”,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