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北京“动批”落脚调查:永清数千亩用地指标悬而未决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1日

事实上,农业大县永清同样存在着用地之困。在永清台湾工业新城管委会了解到,目前工业新城65.7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只有8平方公里左右符合土地利用规划。
  用地之困/
  与业内期许甚高相对应的,却是一座迟迟未能开张的 “永清国际服装城”。
  “这都多少年了,一直没什么动静,也就现在,网上说得很热乎”,6月25日,一位永清“出租车”司机介绍。在永清台湾工业新城,记者观察发现,临近道路的地方已经拔起了几座封顶建筑,但大片建设用地仍被广告牌严密遮挡。
  “目前进展情况是已经建起了8栋自建厂房,每栋面积大约是6500平方米,依旧空着未投入使用,另外还有30多家服装加工厂在建,这是加工板块的进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永清台湾工业新城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至于商贸方面,目前规划刚出,还没有商户前来营业”。
  据中新网消息称,“永清国际服装城自2010年9月开工建设,总占地面积3万亩,预计总投资800亿元。该项目由北京浙江商会牵头、众多浙江在京企业家共同投资,已经签约服装制造企业超过670余家,5月16日上午,来自北京大红门商圈的8家主力市场签约落户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国际服装城,产业转移项目由企业、商家自主对接,市场主导氛围更显浓厚。”
  事实上,在永清台湾工业新城管委会了解到,上述8家主力市场的物业持有人“或多或少都有在这儿 (永清国际服装城)的投资人的股份”。
  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介绍,“北京大红门浙商对永清的经营始于2009年,在当时以每亩几万至十多万元的价格拿到土地并进行一级开发,五年来进展缓慢,现在服装加工板块的一期、二期招商工作已经停止了,因为目前总共只有700多亩土地拿到了指标,而已经缴纳全部或部分订金的服装制造企业已多达600多家,这也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签约企业并未拿到地,而现在,每亩地价已经涨到了30多万元”。
  “动批”、“大红门”等批发市场面临的窘境,一方面是尚停留在规划上、未得到建设用地指标的永清国际服装城商贸板块,另一方面则是北京市政府越来越紧的服装鞋帽小商品类批发市场管控政策。
  “不久前得到消息,近期将对批发业早市出台新的管控措施”,一位北京某批发商城的物业持有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样恐怕批发类业态将越来越难做了,不管是商户还是商城,都必须尽快决策,早谋出路”。
  一位长期关注首都产业转移的专家介绍,“对于将被迁移的非首都核心功能而言,批发业态的迁移牵涉到商户与商城持有者。前者找的是市场,而后者找的是新投资。其实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两者并不必要捆绑在一起,适合做土地开发、商城投资的区域,未必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市场,而已经形成成熟市场的区域,则未必适合新血进入。”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47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