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市场更需软实力
加快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实现纺织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的必然要素。近年来,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培育自主品牌快速成长的大环境尚未形成,企业在创建和发展自主品牌上的力量仍显薄弱,如何加强我国自主服装品牌的成长力量,快速形成品牌成长环境,提升品牌发展质量,已成为全面推进我国自主品牌建设的思考重心。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以重庆朝天门市场为代表的服装专业市场,已经成为了诸多中小服装品牌快速崛起的有利依托。
6月12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在重庆朝天门市场召开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座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专门走访考察了重庆朝天门港渝广场、圣名国际时装城、渝派精品服饰城、新重庆国际小商品批发中心等多家朝天门市场管辖办场单位,并听取了朝天门市场管理处主任廖红就市场运营发展现状与品牌孵化成果所作的汇报。
据廖红介绍,朝天门市场现有渝派服饰生产企业1000余家,物流运输企业100余家,经过20余年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正面临着集约化程度不高、产品竞争力下降、经营管理模式粗放、人才短缺等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
对此,夏令敏表示,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正处在转型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消费模式的快速转变、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等因素,都在逼迫专业市场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市场怎么变、怎么转型,品牌企业、经营商户如何根据市场变化而变化,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做更多更细致的工作。
“自国家品牌战略提出之后,培育自主服装品牌一直是中国服装产业探索和前进的方向,探寻自主品牌发展之路更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而服装品牌孵化工作更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夏令敏谈到,“当前,行业协会非常关注成长型品牌的发展环境与生存状况,希望能够通过更多的实质性工作,来帮助品牌企业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向良性方向发展。”
在夏令敏看来,市场仅从硬件方面升级是远远不够的,更要从企业发展的核心方向上提升,市场要多“走出去”,带着品牌企业走出去,不但要向具有转型升级成功经验的标杆市场学习,同时更要将“渝派服饰”这个品牌带出去,将名头打响,通过品牌的影响力,吸纳并引进更多优秀的品牌企业和服装人才。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