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崇贤镇举办了2014年春季人力资源招聘会,现场共有47家企业设台招工,共吸引近千人前来参。
点评
事实上,家纺企业招工难所反映出的是家纺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技能人才的短缺。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培育、提升工人职业技能来缓解用工难题。如对某些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岗位,采取企业内部锻炼、培养人才的方式,以达到困难岗位先补、普通岗位后添的效果。再者,我国各省市人力资源分布并不均匀,企业可以紧密联系政府机构,争取在党政机关人力资源宏观调控的帮助下,使劳动力充足有剩余的地区与工作岗位需求量较大、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地区进行资源优势互补,实现招工和求职的双向互补,使之成为一条解决当下用工荒的良策。
其实,对于家纺行业来说,“用工荒”是在警醒中国家纺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政府也应积极推动、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使行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注重研发科技产品,打造品牌产品。同时,加大“机器换人”,不断引进行业智能先进设备,缓解企业用工问题。
关键词:毛巾消费
事件回放
5月,2014毛巾产业座谈会在山东淄博举行。
6月,中国家纺协会毛巾使用调研结果在京公布。结果显示,超六成的消费者不知道正确的毛巾使用方法。
点评
今年年初,中国家纺协会就表示已将引导消费作为工作重点,并围绕这一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组织实验室和专家对毛巾的使用进行了健康周期检测,得出权威科学的结论。
而在近日公布的毛巾使用调研结果中显示,中国毛巾消费使用情况存在严重误区,65%的消费者不知道使用毛巾还要有正确的方法,35%的消费者有时候会感到脸部有轻微瘙痒但不知道是否为毛巾的原因,仅有极少数的消费者毛巾使用习惯是合理、正确的,能够健康的“使用毛巾”。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表示,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消费者的重视,而日用品的安全却无人问津。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转变,而与人息息相关的日常用品安全、清洁护理安全却被忽视。
目前,中国毛巾人均使用量仅为300克,远远低于日本的2300克、欧美的1800克~2200克。中国自古即有“不破不换”的节俭观念,在很多人家里,一条毛巾都是“身兼数职”——洗脸、擦手、洗澡、洗头,甚至清洗私处。国人“一巾多用”的使用方式,将来自手上、脸上、头发以及毛巾自带的细菌带到全身,如果病菌进入口鼻腔、眼睛等敏感部位,可能会引起不适,尤其是孩子和过敏体质的人,更容易中招。
而此次毛巾使用调查结果的公布,既有助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毛巾消费方式和使用方法,同时也能促进国内毛巾产业的繁荣发展,扩大毛巾市场的销量。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