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市场需求低迷使得服装行业的库存居高不下。与此同时,除此之外,外需疲软被视为高库存的另一个诱因。从事服装业6年的李丽在一家外贸企业工作,这家企业年产服装十几万件,主要出口到非洲和南美。她说,服装企业近年的出口订单都出现了下滑,对外贸企业来说,订单少大不了不生产,库存量相对较少,但大量的外贸企业在出口订单下滑的情况下,都开始转做内贸,加剧了内贸服装行业的竞争。
另外,网购的飞速发展给传统服装经营也带来较大挑战。
“现在,受到电商平台影响,传统商业渠道的销售量下滑很厉害,很多服装业同行都面临库存问题。”杭州哈雷纳金狐狸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夏平感慨而言。
库存“压力山大”,企业各显神通“减负”上个月,杭州的蒋欣从朋友处打听到,滨江有一家专卖皮草的工厂店,那里能挑的款式很多,价格要比商场低不少。她跑到那边一看,果不其然。“我一口气买了两件皮草,但花的钱在商场里可能一件也买不到。”
蒋欣逛的这家皮草工厂店,是浙江春风远胜商贸有限公司开的,地点就在公司自己的办公大楼内。“我们一直以外贸订单为主,现在希望做内销,但普通商场的渠道费用太高,工厂店是我们的一种尝试。”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朱倩吟说。
眼下浙江服装企业的工厂店越开越多,如果你在周末开车到萧山、余杭跑一圈,时不时就能撞上一家。
面临高库存带来的巨大资金压力,企业也在寻找突破困难的途径。各大商场内,接连不断的打折促销已经成为品牌服装常态化的销售手段,而与此同时,利用网络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也成为很多服装品牌的选择。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不少企业依靠电子商务打的也是价格战,企业用近乎为零的利润换取快速推货只是“断尾求生”。
浙江名莎服饰有限公司采用的则是直营模式。据公司执行总监王梦介绍,直营模式与加盟模式的不同在于,公司直接在全国开设的分店都由公司直接管理,公司在销售前期就可建立分配体系,遇到问题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做迅速调整,规避有可能出现的库存。王梦说,这样可以保证当季款式基本销售完,很少会出现大量库存的情况。
杭州市服装设计师协会副秘书长宣楦表示,除了这几种处理模式外,不少杭州服装企业还会选择剪牌后重新调整再销售,此外还有一种传统的处理方法是,统一打包交给专业的库存处理企业,这也可以看成是库存带来的新的衍生产业。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