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温州遭遇新一轮金融危机 服企转型能力何在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8日

房地产“快钱逻辑”在温州实业界异常盛行,成就了温州奇迹的同时,弊端也十分突出,一度被疯炒至每月五分利的民间借贷就是其中重要的诱因。

周德文强调,借贷与地产投资休戚相关,企业若长期进行民间借贷必死无疑,因为民间借贷都是高利的,利息至少比银行高4倍。而如今温州那么多的融资产业失去了房地产利润的支撑,不仅无法向企业补利润,反而还要资金抽血,可谓双重打击。

“如今很多温州企业不得不选择把房产板块卖掉,并大幅削减贷款比例,从原来是五千万压到几百万,回归到企业用存余资金做实业,不再一味追求大规模了。”周德文坦言。

转型能力何在

经历此前数轮不动产与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后,温州产业界弥漫着快马加鞭产业升级和多元化转型的思潮,各类新增投资风起云涌。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和造船为代表的重型制造最受地方政策青睐。

在国际倾销纠纷与产能过剩质疑声中,温州当地《关于扶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若干意见》等红头政策文件“逆风”出台。自三四年前,传统制造业为主的温州公司纷纷涉足新能源,温州光伏企业抱团投资建设下游光伏发电站的情景引发各界热议。

“比如最受追捧的光伏企业,当地政府只是鼓励企业进行转型,却没有提供较好的转型方向。本身不太熟悉这些新行业的传统企业家们只看到当时的机会,没能看到未来持续发展所可能面临的危机与经济泡沫。”周德文表示。

同样在非相关领域剧烈转型的还有温州当地服装巨头庄吉服饰。2004年该公司进军造船业的举动曾被视作温州多元化经营的突破性试水工程。然而,未过太久,执意涉足造船业的庄吉服饰就传出资产清算的危机消息,此后由政府牵头后与山东如意重组救市。

有行业传言称,现今温州造船企业大多已经关门倒闭,原来那批在80%造船企业倒闭困境下坚持下来的幸存者如今也都消失于市场了。

“经济危机后,一些政府部门盲目鼓励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却忽略了企业是否具备转型的能力。在全中国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97%,而在温州,这个比例接近99.9%。”前述企业家直言。

“大量的中小企业是不可能转型升级成功的,缺乏转型需要的资本、技术、人才的支撑。本身温州搞高科技行业就缺乏基础条件,仓促上马只会让这些本是连活都活不下去的企业进一步加大经营压力。”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98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