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温州遭遇新一轮金融危机 服企路在何方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8日

 

继2011年温州因经济危情被全国高度围观之后,近期再度因为知名企业与他们的当家人集体出走而“蜚声中国”:服装、制鞋、眼镜、打火机以及家具行业均濒临告急,资金链命悬一线者比比皆是。

长期以来,温州几乎所有产业都与房地产、金融借贷关系异常紧密。然而,周期性政策风险一再袭来。截至发稿时为止,温州房地产业总值与房价已连续15个月下滑,房价从2013年7月每平米15613元降至今年6月每平米13630元的水平,一年间缩水近12.7%。

牵一发而动全身,各行业资金链由此逼近红线,微刺激扶持与转型自救成为关键词。对此,浙江省人大代表、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温州的实体经济与房地产发展密不可分,很多名气很大的企业或都面临倒闭,现正处于不良过渡期。经历了2008年和2011年两轮经济危机重创后,这一次的危机较前者严重得多,兼并重组与落后淘汰已渐成趋势。”

龙头企业们的危局?

今年5月29日,温州知名政商红人——温州市瓯海区女企业家协会会长、腾旭服饰女老板徐云旭被证实失联,早前放贷给公司的银行要求政府全面接管企业。尽管徐云旭的落马被疑与偷逃漏税有关,但多名业内人士无不将腾旭服饰的倒塌,与其参与不动产投资失利的资金链断裂联系了起来。

根据记者多方了解,腾旭服饰只是这场“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多家当地的纳税大户、明星企业都已是勉强盈亏平衡,其中不少更是处于多开工一天就多一日亏损的窘境。

支柱产业极度倚重房地产,早已是温州经济模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温州市市长陈金彪就曾对外坦言,如今不良贷款高主要就是和宏观政策以及温州企业家理念有关,企业转型升级缓慢,在盈利较差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家急功近利,希望投资回报更快,就可能去炒房、炒煤,甚至是炒钱,因此造成资金链出现问题。

而已经在这一问题上遭遇两轮经济危机的温州实业家们,为何仍会在今年的新危机来临之时来不及逃脱呢?

“所谓第一轮、第二轮危机的概念根本不成立,从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以来,温州至今都没走出危机。”周德文表示。“彼时政府出台的4万亿等一系列政策只是给温州打了一剂强心针,短期表面的复苏后,深层的问题一直未能痊愈。”

相较于2011年的温州中小企业倒闭潮,此轮的温州实体危机似乎来势更为凶猛,当地各行业商会的负责人都直言如今状况“艰难异常”。温州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家向记者表示:“上一轮是中小企业为主,这次出问题则是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大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稍强,熬过了第一波的金融危机,但在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就坚持不下去了,倒闭潮在知名大型企业中不断蔓延开来。据传温州13家龙头企业即将倒闭,今年下半年就将见分晓。”

小规模做实业

2011年温州经济危机引发的产业停工潮,一度使得当地企业整体开工率不足六成,机器停转折旧和大批岗位裁员令得企业管理方压力巨大。而上述企业家直言,进入下半年以来,温州制造业的开工率又出现了相似的情况,利润一般都只有1%~3%,很多企业不生产还好,越生产越亏。“当地某龙头企业两年前就想申请破产了,但考虑到其在行业上的影响,地方政府不同意,最终双方权衡了龙头企业的面子和工人的权益,最终苦苦支撑至今。”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78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