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北京服装业浙商去哪儿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9日

10多天后,来自北京大红门的8家主力市场,宣布正式签约永清国际服装城。计划中的京台高速开通后,永清到北京的距离缩短至48公里,区位优势明显。4年前,北京启动城南行动计划之时,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谢仁德、卢坚胜发起在永清投资兴建浙商新城,如今正好可以作为疏解和转移北京服装产业的承接地。“相信越来越多的商户会看到这种天时地利与人和,从而选择落户永清。”卢坚胜说。

对浙商伸出橄榄枝的,还有天津西青区。6月18日,西青区政府表示,将全面支持天津卓尔电商城建设和运营,并推出税收、工商、子女入学、商户落户在内的多项优惠政策,争取承接北京动物园、大红门等市场外迁。

转型进行时

大搬迁,就是大挑战。对很多生根北京的商家而言,市场搬迁更意味着生活和产业的重新规划。

可喜的是,在京浙商已经有了切实的行动。在京浙商在各级商会组织的引导下,正在积极筹备成立京津冀一体化的浙商联盟,主动出击谋发展,纷纷赴北京周边的河北、天津等地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项目。更重要的是,相当多在京浙商已经意识到,此次的外迁,不是再简单复制一个“京温”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借外迁的机遇,探索传统行业全新的商业模式。

以浙商投资的永清国际服装城为例,项目更多地把发展方向聚焦于打造全新的时尚之都。谢仁德介绍,这个规划中占地面积3万亩、预计总投资800亿元的项目,未来将主要以服装产业为龙头,带动电子商务、物流、旅游及服务业全面展。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已有670家企业签约入驻,在建服装企业30余家,已有北京大红门等12家主力市场签约永清国际服装城,年内还会有30多家服装企业即将开工。

谢仁德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产业必须转型升级。谢仁德用“资源的有机整合”来描述他正在推动的事业。“我们再做的一定不是简单的产业转移,而是全新的商业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继东城商务、北城科技、西城金融的格局形成之后,由以浙江商人为主构成的“南城商贸”,使北京经济发展形成东西南北“四足鼎立”的新格局。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29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