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CCGI7月为103,为常年的77,果节数7.6个/株。苗情略好于去年,但差于常年同期。
二. 立足抗灾,加强管理,增结伏桃和早秋桃
从7月下旬到8月,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还是棉花现蕾、开花和成铃的并进期,需肥需水最多;还是病虫害和旱涝灾害的并发期,防灾减灾的任务重。针对当前长江流域高温和出现的伏旱,华北暴雨和棉田的渍涝,要以抗旱防涝、防病虫危害和肥水为重点,实行分区、分田、分苗管理,夺取高产。
1.排水和抗旱结合。针对7月下旬华北棉区普降大暴雨,低洼棉田积水多,要开通输水渠道和田间的围沟、厢沟,必要时抽取田间积水,收栽黄熟铃,扶理倒伏棉株,接着补施氮肥、叶面肥和除草。针对当前长江高温,对旱象棉田提倡灌溉浇水,以水调肥,增结伏桃,搭起丰产架子。南疆高温要增加滴灌次数和滴水量,做到均衡灌溉。
2.重施花铃肥。早发、伏前桃多的棉田,追施尿素15~20千克/亩,时间上不迟于7月底;三类苗追施氮肥不迟于8月初。施肥要与培土结合,高培土,有利灌排,减轻渍涝。进入8月,提倡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加适量尿素。
3.适时打顶。早发棉田早打顶,做到“枝到不等时”;迟发棉田迟打顶,做到“时到不等枝”,全国棉花打顶时间都不应迟于立秋。看苗分批打顶,一般2次打完。
4、看苗化控,防旺长。肥水碰头与三类苗易旺长,提倡多次化调。打顶以后最上部果枝出生果节3~5个,要求重控。
5. 加强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加强三代棉铃虫的监测预报。高温干旱棉叶螨和伏蚜危害加重。同时预防棉盲蝽和烟飞虱。“两萎病”重发棉田,在清沟排渍和中耕基础上,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促进生长。
6、及时采收,减少烂铃。鉴于早发,8月中旬即可见絮,要及时收摘黄熟铃和晾晒。
7.渍涝补救措施。一是及早疏通沟渠,保证排水畅通。二是扶理倒伏棉株。三是抢排积水,快速清洗植株上的泥沙。四是早中耕松土,叶面施肥。五是精细整枝打杈,及时抹掉赘芽。六是灾后棉花长势偏旺,害虫发生偏重,要及时防治。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毛树春 冯 璐)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