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内外因皆备,在洗牌中迎接挑战
在全球化影响下,全球时尚趋势正变得日益趋近.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和资本的介入,中国市场正在以其巨大的潜在势能成为全球商业瞩目的焦点和品牌兵家必争之地,中国也将会成为最大的消费市场,而本土服装企业作为东道主,已经具备了在新一轮的生态变迁中实现崛起的先天优势.与此同时,行业内对品牌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培育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也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都将成为中国服装企业品牌化道路上的推动力.
至于现实微观层面,中国服装行业经过30余年的精耕细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制造能力从来都是本土企业的强项,MADEINCHINA岂是浪得虚名?物流方面,中国已经建立起完整的海陆空物流体系,为对服装产业非常重要的"速度"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原料也不会是问题.最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市场竞争的大浪淘沙,已经有中国本土服装品牌和服装企业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有利的市场地位,雅戈尔的圈地运动,杉杉的品牌多元化发展,七匹狼的体育营销……无疑都在向世界证明,中国服装品牌已经做好了前行的准备,崛起之路已经铺就!只是,我们不能漠然于国际品牌的侵蚀,不能寄望于中国市场的复杂性能形成一个抵御外来品牌的万里长城.在从粗放式到精细化,从利益导向到效率导向,从服装大国到服装强国的演进过程中,中国服装行业所面临的,是新一轮的洗牌,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对于尚处在青春期的中国服装品牌来说,品牌之路需要长期的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打磨,才能迎来繁花盛开.
出路:十年磨一剑,以产品铸品牌
在这场挑战面前,唯有打造品牌的高知名度、高品质认可度才能站稳脚跟,进而挺立身板,但品牌化之路该如何落到实处?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季林晓则分享经验称,品牌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科学的建设过程,所以中国服装企业首先需要建立系统化的品牌理念.通过市场调查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确定品牌策略、定位、个性后,用坚持积累形成品牌的风格,并通过产品、营销将之植根于目标消费群体心中,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品牌.在这个过程中,摇摆不定的风格是大忌,将品牌自身的特点发挥到极致才是上策,比如Chanel的优雅、Balenciaga的精于裁剪、Burberry的经典格子符号……坚守品牌自身特色,才能走得久、走得远.
就在上周,云南亿鹏经贸有限公司将国产女装品牌OYLL欧伊力引进了云南市场,而此前公司已经代理了雅奴天使、春季等女装品牌,季林晓表示,Oyll欧伊力的加入,极大地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而从传统的单个品牌的竞争向细分品牌的品牌集团化竞争转变,正是他的经营理念.季林晓说,品牌细分化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个性、不同价值观的消费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细分品牌可以有针对性地抢夺目标人群市场,而品牌集团化则体现了资源、实力的竞争.
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唐嘉庚将打造品牌的过程比喻为马拉松长跑,指出品牌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并且告别重营销轻产品这种本末倒置的策略.在唐嘉庚看来,广告营销,只是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方式,是品牌推广中的一个环节,产品才是品牌塑造的重中之重,产品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因为"质量的好坏是会被消费者直观感知到的",他建议品牌加大研发设计投入,不要一味控制成本,以低价占领市场.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