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服装企业的生死劫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8日

“我觉得服装企业要实现转型,首先要搞清一个概念,把服装卖给经销商并不代表货品销售的完成。”韩永生对记者说道。

而显然,不少企业思维并没有转变过来。与此同时,经销商的不配合,也倒逼企业对游戏规则进行重新审视。

“只要消费者对服装还有消费需求,服装行业就会存在,而一些不能顺应市场发展要求的企业消亡,也会为其他有生命力企业的发展留下更多的空间。”

对于这一点,毛立辉感触尤为深刻。“按照往年的情况,武汉地区的品牌总代理商一年会召开100多场订货会,但在今年上半年,武汉的订货会数量同比减少了80%。因为三四级的区域代理商没人来,他们手上还有大量待消化的库存。”

武汉的情况显然只是本土服装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大量关店、削减产能、消化库存,也成为今年以来不少服装企业所做的事情。

6月16日,班尼路母公司德永佳集团发布财报称,截至2014年3月底,集团旗下品牌班尼路以及其它子品牌在中国内地关店数达到388家,关店数量占年初店面总数的1/10。

在毛立辉看来,关店对服装企业来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乔万尼最近砍掉了1/3的店铺,但其品牌整体的销售额则较去年同比略有下降而已,服装企业的店铺数量的确太多了。”

要彻底改变服装企业当前的经营方式和渠道策略,韩永生表示,这就要求企业从模式上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一直以来,本土服装行业都是依托批发制的模式发展起来,企业通过招收加盟代理商,来推动自身发展。但随着近年来消费市场的变化,企业必须向零售型的SPA模式转型。”韩永生表示,在SPA的模式下,要求企业每周都根据市场需求来做产品企划,而非一年只开4次订货会来推新品,“新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必须提升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提高新品的推出速度”。

在韩永生看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来进行产品生产,将有助于推动服装产业链的整体转型。“从我跟踪的几个向SAP转型的企业状况来看,其给面料和加工企业的费用都提升了10%左右,但这些服装企业也自身利润也同样能实现很大的提升。”韩永生以服装品牌三彩和伊芙丽为例告诉记者,在转型SPA模式后,这两个品牌的利润率实现了同比30%~50%的增长。

但要传统的服装企业改变旧有的运作模式向SPA转型也非易事。“不少企业的思维还是很难一下子变过来。”韩永生说道。

对此,吴健民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下行业所经历的阵痛和洗牌,对本土服装业未来的发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只要消费者对服装还有消费需求,服装行业就会存在,而一些不能顺应市场发展要求的企业消亡,也会为其他有生命力企业的发展留下更多的空间。”吴健民说道。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5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