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势头料持续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称,“7月进口降1.6%,接近我们预期的降幅1.3%,出口增长14.5%,远好于我们3.8%的预期,顺差473亿美元,大幅超越预期。”
刘东亮称,“进口疲软,表明内需仍然不振,在连续出台稳增长政策之下,进口数据与其他宏观经济数据相背离,显示经济没有实质性好转,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这种下行压力最早可能于四季度表现出来;前期稳增长政策虽然初步见效,但在内需疲软之下难言鸣金收兵,储备的刺激政策料会继续推出,但由此导致的信贷快速投放局面,可能并不是央行希望见到的。”
他还称,“外需改善势头明显,与美国二季度经济显着回暖相呼应,预计海外发达经济体回升趋势将持续,推动出口前景看好;出口大幅增长,使得人民币升值空间转好,预计升值势头将持续,这可能造成之前囤积的结汇盘涌出,外汇占款将出现改善,利好短期流动性,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可能会更倾向于回笼流动性,避免利率走廊下限失守。”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料政策仍以落实上半年政策为主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称,“7月出口远超预期,从基数因素看,5,6月份就已经恢复正常状态。7月出口大增的原因是对美国及欧盟出口增加所致。”
牛犁称,“根据上半年数据推算,7月对美国出口增幅接近13%,对欧盟的出口也明显增加,这与美国与欧盟经济恢复较快有关。预计随着这些主要经济体经济的回升,下半年中国出口会保持平稳态势,预计下半年出口增幅会在7.5%左右。”
牛犁还称,“进口方面依旧疲弱,这与国内需求仍弱有关,同时也与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总体看中国外贸形势已趋于稳定,政策方面预计仍以落实上半年政策为主。”
申银万国:下半年出口料继续恢复,但增速料不及7月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称,“出口强、进口弱,出口恢复是必然的,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尤其美国需求很强劲。但这么高的数据可能有偶然性,下半年能看到恢复,但很难保持平均两位数的增长。”
李慧勇还称,“进口弱除了跟需求偏弱有关,跟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有很大关系。国内需求偏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大宗商品价格维持低位的时间越长,对中国就越有利,进口数量没少、但价格却能便宜很多。”
中银国际:人民币升值空间料受抑制
中银国际宏观分析师叶丙南称,“出口比我们预期好很多,估计有些地缘性因素,反映欧美经济加速复苏的状态。进口跌幅大,一方面和价格有关,也反映内需偏弱。下半年出口应会好于预期,全年预测在7%左右,但进口可能会比我们之前预测的6%低一些。”
叶丙南还称,“顺差虽然有明显增长,但应考虑到资本项目对人民币升贬值预期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内房地产下行以及债务压力,加上美国经济加速复苏,中长期利率往上走,使得中国今年资本流入会偏弱,抑制人民币升值空间。”
首创证券:7月出口增速或不可持续,关注热钱流入
首创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称,“7月出口的这种增速应该是不可持续的。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看到外部环境有明显的改善,政府对出口的支持力度也并没有显着加大,人民币汇率也比较稳定。我们认为最大的可能是前期没有实现的一些出口订单,延迟到7月实现了。”
王剑辉还称吗“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7月国内的资本市场走势一直很好,这可能需要提醒有关部门注意观察,是否有热钱通过贸易的渠道进入了国内的资本市场。从进口的形势看,中国的需求并没有明显改善,还是弱复苏的状态。”
相关背景
中国今年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表示,要努力稳定对外贸易,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落实完善促进外贸发展政策,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有力推动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预计,在基数影响减弱,世界经济温和复苏等因素作用下,外需有望企稳回升,预计下半年中国出口增长7.5%左右,进口增长5.5%左右,全年出口增长4.3%左右,进口增长3.5%左右。
中国国务院5月中旬出台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细则,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加强进口,扩大国内短缺资源进口及扩大原油进口渠道;同时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保持货物贸易稳定增长,支持服务贸易发展。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