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消费的格调 尽管消费是多样的,多元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却有品位高低、内涵文野和质性雅俗之分。家纺消费的格调与一个社会的格调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与经济收入水平有关,中国人均GDP已达7000美元。但个人的格调与经济无关,个人家纺消费的格调与产品的价格无关。格调是可以培育的,高格调的成熟的消费是中国家纺的希望。中国家纺消费的格调是品位(taste):家纺款式、纹样、色彩的理解和配伍;品质(quality):材质舒适、健康、高性能;品味(experience):情感和生理体验,心灵的交流。
家纺消费的原点 原始文明的家居,纯粹为美、为爱、为生活。物欲主义扭曲家纺消费,为虚荣,为满足一己的私欲。家纺消费应回归生活,为感受自然,为享受人生,为表达情感,为健康,为生命的传承,为悦己也为悦己者。
家纺的消费跨界/越界 从人类的文明史看,人类的最早的创造活动是与住有关,而现代的家纺产品则几乎涉及衣食住行和人类所有的活动。如巾类产品,其最终产品涉及,衣饰、寝宿、厨炊、卫浴、交通、旅游、运动、娱乐等。跨界是家纺消费特点,也给了产业无限市场空间。原本毫无干系的生活交联,可能创造新家纺产品和需求。
家纺消费的时尚创新 家纺中的寝厨浴卫原本是基本日用品,基材质款式与性能相对稳定,家纺中的建筑装潢和厅室地毯和窗帘帷幔产品的时效耐久比较长。相对衣饰更为固定,也更少流动。家纺消费似乎与时尚流行无关。事实上,现代家纺的范畴在扩大,同样具有展示性和流动性。现代家纺也有季节性,流行周期也越来越短。家纺还是公共空间(如剧院、酒店)变换主题、修饰形象的最灵活手段。家纺与服装、车饰的色彩流行也相关。既便相对固定的家装家俱,也因为家纺产品变得多彩多姿。时装设计师与工业设计师涉足家纺设计,就是证明家纺是时尚新天地。
简言之,家纺的未来决定于产业和市场、生产者与消费者相互依赖而不是对立的生存方式。用十八大三中全会《决定》中的表述:新家纺、新产业、新生活、新消费就是要让“资本、劳动和知识等一切创造价值的活力迸发,让一切财富的源泉涌流”,实现家纺中国强国之梦!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