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樊纲:“十三五”GDP年增速望不低于7%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6日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控股和参股的争论?

  樊纲:在混合所有制企业里,国资是否一定要控股?这个问题值得商榷。我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让国有产权搭上私有产权的便车。因为国资、国企无论是管理和对市场的反应,以及对市场风险的承担能力都不如私企,因此,应尽可能让私人去控股。对国资而言,最重要的是能按期、按份额获得收益,在管理层面上,只要有代表参与董事会,能把国家的战略价值体现在企业决策中就可以了。

  如果不让民资具备决策权,原来的机制仍在起决定作用,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而言就没多大意义——无非是圈了一笔钱来当点缀甚至“垫背”;对民企而言,出钱而没有决策权当然没有动力,进而难以真正发挥出企业家精神。这种混合所有制改革还不如不搞。

  中国证券报:所有国企都能这么做吗?

  樊纲:混合所有制作为国资国企改革的方向,毫无疑问应当坚持并切实推进。但在改革的进程中,也要注意到很多国企规模庞大,尤其在垄断行业。对于这类国资改革,私人企业的进入程度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实力的限制,但仍应当秉持积极开放的原则稳妥推进。

  今后,包括一些油田在内的所有垄断行业都应当对民资放开,私人企业一时难以控股的,也要鼓励参与、尽快长大。当然,让竞争起到作用,就要求政府对国企和民企一视同仁,鼓励民企在垄断行业发展。这就需要政府的一些特殊政策,来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

  中国证券报:大家都在关注国家层面的国资改革方案何时能出台,有人甚至感觉现实中的国资国企改革“雷声大雨点小”。
  樊纲:对于国家层面的方案无需着急。改革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动和结合,历史上很多改革都是由地方和基层发起,特别是在操作层面上。国资国企改革也好,其他一些领域的改革也好,我们都鼓励地方积极去试,希望看到更多的地方采取措施,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办法来。

  对于改革的推进,我们不要看表面现象,调门高低并无现实意义,更不是最重要的。目前而言,不少地方的态度看起来虽然还比较模糊,但实际上却在积极做,只是对外低调而已。当然,到底哪里做的好、什么路子更切合实际和有推广价值,都还有待实践检验和大家去发现。<<上一页[1][2]
阅读数量(92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