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纺织业成为“世界工厂”来之不易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4日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取消布票、服装行业归口纺织系统管理,特别是国务院明确提出用好国内、国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等一系列新因素推动下,纺织服装出口开始起飞。1988年破纺织品服装出口100亿美元,2000年破500亿美元,2005年破1000亿美元,2007年破1500亿美元,2010年破2000亿美元,2013年又创2920.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真可谓 “势如破竹”。

  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2012年为7083.5亿美元;同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2550.6亿美元,在全球占比36%。中国纺织品这一出口总额,相当于同年欧盟(27国)的5倍,并大于“2012年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地区)10强”中第2~10位9国的总和(2238亿美元)。

  中国纺织工业现今的“世界工厂”地位,在世界工业史上有先例,但极少。最典型的一个先例,是英国纺织业在其“工业革命”后的全盛时期。19世纪末,英国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20世纪上半叶,英国棉纺织业曾发展到6330万锭、毛纺织业曾发展到516万锭的庞大规模。1910~1913年世界棉织物贸易总额134.5万吨中,英国占了77.5万吨即58%的份额。无疑,正是工业革命的源头英国纺织业,开创了“世界工厂”的先河。但即使是当年何等风光的大英帝国纺织业,也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艰辛历程,才发展为“世界工厂”的。其后,美国的棉纺织业和化纤制造业,意大利的毛纺织业,在其全盛时期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局面。但无论是英国纺织业或美国、意大利纺织业,其全盛时期的工业规模和纺织品服装出口规模,都跟当今中国纺织业不能相比。

  高层运筹帷幄奠定“世界工厂”形成

  百年积贫积弱的中国,直到20世纪中期(1950年)棉纺织工业还只有500万锭,仅及同年美国棉纺织业(2179万锭)的1/4、印度棉纺织业(1022万锭)的1/2;毛纺织工业只有13万锭,仅及同年英国毛纺织工业(516万锭)的2.5%,美国毛纺织工业(303万锭)的4%,日本毛纺织工业(96万锭)的14%;关系重大的化纤制造业,在1950年时的中国还是“零”。这就不难理解新中国建国后65年间,中国纺织业先是奋起直追,接着是全力赶超,到后来竟一变而为“世界工厂”,是何等的来之不易了。<<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7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