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棉价到底按什么补?补多少?补给谁?各地的具体方案及细则均未出台,内地棉市陷入了“迷乱”之中。中国棉花网的实地调查显示,河南棉市交易冷清,多数棉企减少收购量,等待补贴细则出台。棉农普遍担心细则落地执行问题,多数棉农对最终能否申领到补贴款担心。与此同时,加工企业不愿意收购棉花。据媒体报道,由于轧花厂普遍担心后期棉花价格继续下跌,收购意愿不强,加上籽棉收购价格远低于棉农预期,造成棉农惜售,湖北、湖南很多棉农的籽棉出现积压。安徽、江苏一带,一般400型企业一天收购籽棉3万斤~5万斤,与去年同期的20万斤~30万斤的规模难以相提并论。
马俊凯表示,10月中旬德州地区棉农交售进度仅10%左右,比正常年份低20%左右,不少农民已拔棉种麦。由于政策细则没出台,目前棉农依然惜售,棉花加工企业有少量收购,但收购的大多是天津、河北产区的棉花。现在山东德州籽棉的收购价为3.2元/斤,而去年为4.1元/斤,收购价实在太低,棉农卖棉意味着亏本。
王晓红分析称,现在棉农不敢交售籽棉,棉企大多停工观望,预计这种僵持状态将持续到补贴细则具体出台之后。虽然按每吨2000元的价格补贴不足以补足今年棉价下降至少6000元/吨的损失,但对内地农民来讲多少也算有些安慰。由于内地补贴政策发布较晚,籽棉采摘基本完成,前期已经交售的部分籽棉基本上没有票据。现在要核实棉农的面积和产量都很难,从而导致各省市补贴细则难以出台。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