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经济因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倚重,被誉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在今年前三季度的服装出口企业结构中,数据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从东莞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看,前三季度东莞民企出口服装148.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9%,占54.9%。而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总额为119.2亿元,下降2.3%,占44.1%。
“这种变动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白云说,服装出口总额的民营企业比重超过外资企业,一定程度上有东莞多年的产业转型升级沉淀,还有“机器换人”、工业自动化等积极因素的推动。
白云认为,当前服装产业仍然面临多种挑战,用工成本、土地红利式微带来的不利影响仍将继续存在。幸运的是,东莞服装企业及政府部门都在做积极的改变,“机器换人”、“制定东莞服装标准”等措施,将给东莞的服装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行业观察:库存危机为难服装企业
在白云和众多服装企业人士看来,生产经营成本、贸易壁垒、库存等因素始终困扰着近些年的东莞服装企业。
去年智通人才发布的《2013珠三角制造业薪酬报告》中,珠三角制造业企业2013年整体调薪幅度在11.9%,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服务人员调薪幅度最高,其中又以东莞薪资最高。
分析观点认为,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产业与加工制造业一样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用工成本的持续上升,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些因素的叠加效应,大幅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让本来利润空间就小的加工贸易企业倍受压力。
与此同时,服装企业受到的经营压力还来自库存,从而影响利润的下滑。分析观点认为,服装行业的库存危机从2012年延续至2014年,2013年纺织服装业更被冠上了“史上最难年”。截至9月22日,43家公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的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中,净利润上限合计为42.15亿元,仅有4家公司预增,6家公司预计出现亏损。
东莞服装企业出口,还面临贸易壁垒这个外在因素的冲击。近年来,出口市场的技术法规不断升级,导致企业的技术成本压力有增无减。欧盟继世界上最权威、影响最广的生态纺织品标准(REACH)实施后,最近又更新了生物杀灭剂法规(BPR)的内容,扩大了生物杀灭剂的范围。分析观点认为,该法规将影响纺织鞋服等10类产品出口,所涉出口额约20亿美元。
不容忽视的,就是东南亚等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兴起。柬埔寨、孟加拉、越南等国家便宜的劳动力,享有出口欧美市场的关税优势,正在缩小与东莞的设计、工艺、营销等差距,这些国家和地区正在给东莞服装产业带来激烈的竞争。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