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资金断裂企业破产 “跑单”现象刺痛服装行业

来源:网上轻纺城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8日

 近年来整个服装行业生意难做,除了经济环境方面的影响之外,跟行业内这种不诚信、不正常的“赊账经营模式”也不无关系。一旦资金链断裂,由此衍生的企业破产、工人失业、老板跑路等社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女老板王梅(化名)的跑单故事让人唏嘘不已。王梅在汉正街批发市场已经做了17年生意,有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工厂和上百名制衣工人,以及5间价值百余万元的门面,还拥有自己的品牌市场和一群忠诚的客户。“她是我们这条街有名的富婆,每年起码能赚500万元。”一位和王梅交好的商家说。

  王梅从1996年就一直在做服装批发,从面料商家拿货,运送到自己的厂子制衣,再批发给全国各地的商场、零售商销售。随着经营的扎实稳固,2004年王梅开始转做品牌的全国代理商。与此同时,她消费也越来越奢侈,购置了一套300多万的别墅和近200万的房产,还将儿子送去澳大利亚留学。

  正当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王梅迷上了赌博,开始主要是和牌友一起玩,一输就是三五千。随后王梅越玩越大,逐渐迷上了去澳门赌场赌博,十万元的筹码一下就能输得精光。家人的劝阻,她全然不听,赌博的快感与刺激让她失去理智。2012年5月,王梅竟然在澳门一次性输掉了300多万元。

  为躲债,移民玩人间蒸发

  服装厂需要生产,资金周转不灵,王梅就向合作的服装厂老板赊账,向面料批发商赊账,找“高利贷”借钱。但所借的钱只是杯水车薪,难以填补持续赌博造成的缺口,更难还清高额的贷款利息。2013年初,王梅已经背了1000多万元的债务,她的服装店门口经常有人讨债,无法忍受的王梅只好将所有的房产和门面卖了还债。

  “去年9月,王梅突然不见了!”同是服装厂老板的施先生告诉长江商报记者,王梅欠了自己10万块钱,找她还钱的时候她的电话也停了机,怎么也联系不上,后来才从朋友口中得知王梅举家移民到澳大利亚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布料老板说:“王梅欠了我50多万,我的几个卖辅料、布料的朋友都被她坑了,总共近400万都没了着落,她进了料子就赊账跑路,那些料子肯定被她卖了还债去了。”卖辅料的老板表示,由于都是多年的熟客,赊账并没有发票和欠条,事情只能不了了之。

  “几乎每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到年底更是泛滥了。”一位在汉正街做了近20年布料生意的老板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每年年底跑单的人非常多,因为大部分商家都是年底结账,被催账催得紧后,干脆跑单不做了。

  建议 可采用担保交易防止欠款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严清华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出现这种跑单的情况主要是关系信用缺失造成的。

  严清华解释,早在经济还没有发展成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交易,关系信用交易便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形态。关系信用是发生在特殊人际联系下的信用形式和信任关系,仅存在于一定地域、一定对象中间。

  严清华说,像汉正街目前的传统经营模式中,上游原料公司发货给熟稔的中游厂家,中游厂家将成衣再赊给下游商家贩卖,都是点对点、熟人对熟人的关系,是一种隐形契约。这样的方式不仅是因为便于人际关系的交往,也更加灵活,减少了中间繁琐的环节。

  “关系信用最不适合商业领域,而契约信用起的作用更大。”严清华介绍,信用模式有关系信用、公共信用、契约信用三种。契约信用是基于合意,并由法律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信用关系。较之关系信用,契约信用的作用领域摆脱了熟人社会的限制,为陌生人之间的社会经济交往搭建起信任的桥梁,是信用形式走向规范化和正式化的标志。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59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