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凤飞多年来致力于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现代生活的融合,他对现代中式服饰的设计理念来源于深厚的五千年中国文化的传承以及作为时尚设计师对现代生活细致的感悟和表达。而这正好与“好客山东”品牌所倡导的“中国服、中国年、中国梦”理念不谋而合,理念和文化的贴合正是本次合作的契合点。
再来看今年秋季在北京发布的一场主题为“当科技遇见时尚”的作品秀,波兰设计师通过虚拟场景的DV 秀、现场演示和作品陈列等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信息电子技术与服饰设计跨界结合的发展。且抛开可穿戴电子设备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不说,高科技支持下的新型面料、印花技术、激光剪裁、3D试衣等话题在行业内同样是屡屡夺人眼球。
其实在领域跨界中,中国服装企业的做法不胜枚举,不论汽车、明星还是科技,服装品牌尝试跨界的可能性越来越多。因为跨界这件事已然要比白手起家建立一个新品牌来得容易,同时又能为企业增加额外利润,服装企业何乐而不为呢?
记者手记:针对金融业,阿里巴巴一个“余额宝”便改变了中国银行金融市场的格局;针对通信业,腾讯一个免费的微信便终结了三大运营商躺着数钱的日子。
随着行业与行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我们已然处于一个边界模糊的时代,并且很难清楚地界定一个企业或品牌的“属性”。而究竟怎么跨界?仿佛只要服务于一个客户便都可以跨界。跨界作为一个品牌经营的策略,就内部动因而言,源于天生的扩张冲动;从外部看,消费的多元化需求给予企业提供多元化产品的可能性。
当然,未来跨界的可能性还有很多,不论是品牌之间的联姻还是纯粹的营销创意,唯有跳出品牌看品牌,跳出行业看行业,实行一些“无边际”的运作,才能大胆嫁接,超越思维,实现共赢。
跨界兴起的原因
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产品功效和应用范围延伸的背景下,各行业间的界限正在逐步被打破,一定范围内行业之间早已是相互融合;消费者——新型消费群体崛起,他们的消费需求已经扩散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对任何一款产品的需求也从基本功能延伸到价值品位;
企业——在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无序化的营销过程中,企业由过去关注企业本身转向关注消费者,并开始对消费群体进行细分;
市场——现代市场环境下,一个企业、一个品牌、一个产品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结束,唯有进行联合跨界,才能迸发出更多资本较量的可能。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