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中国服装行业九大现象
自2012年9月起,中国股市ipo停发,停发时间超过一年,持续时间历史最长。直到2013年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才终于实现ipo重启。这期间众多的业绩变脸,终止与中止轮番上演,个中尴尬与辛酸难予言表。截止自2015年1月的ipo预先披露企业名单中可以看到已受理ipo申请企业647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615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56家,中止审查企业559家。这些行业的高速列车或动车组依旧被堵在停滞不前的冷冰冰的铁轨上,未来的审核工作将由交易所接手,情况仍存在变数和不确定性,站在业绩的角度考量,谁灿烂的笑脸会终于崩不住而绿下来呢?
此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从近年服装行业的ipo情况来看,仅去年7月有8家纺织服装企业ipo终止审查,17家企业的ipo不得不提出中止申请。在大家感觉ipo开闸股市即将迎来春天之时,行业情况并没有显出乐观的迹象,市场持续低迷,服装企业的春天迟迟未来,再加上上市费用高企,业绩波动、产品质量瑕疵、高库存、产能过剩、生产成本高企、出口持续低迷等问题造成纺织服装企业经营上的乏力直接影响了资本市场对纺织服装行业投资价值的判断,虽然不少企业曾试图通过o2o渠道拓展、高级定制、粉丝经济等形式转型,但仍不足以增强资本市场对这一传统行业的信心。2015的情况仍显严峻,除了维格娜丝一月上市成功,拉夏贝尔香港带血上市,服装企业的ipo同样是仍被捂在了寒冬中,被堵在第一线等侯发车的企业有歌力思、太平鸟、雷迪波尔、比音勒芬、红蜻蜓鞋业、安正时尚、浙江新澳、玛丝菲尔、广州天创、欣贺股份、还有外围头饰的广州流行美和牧高笛户外用品。
关键词思考
【业绩变脸】过去一年,港股有洪良国际、博士蛙、诺奇、米格国际都出现不少风波,仔细对照它们的招股资料和公开信息,上市后的业绩变脸和股价大跌似乎都有迹可循。a股情况半斤八两,ipo停摆后有乔治白、奥康国际等44只次新股破发近半业绩变脸,“业绩变脸”频频成为触动投资者神经的名词。“业绩变脸”反映了上市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不足,也对拟上市公司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未来的新股发行改革会使过去的ipo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上市靠简单依赖于粉饰财务报表,为上市而上市的公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