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当前已经正式结束,棉企、棉商以及纺企等都开始有陆续复工上班的状况,但因为仍有不少企业在放假,所以棉花市场氛围依然较为清淡,从市场报价上看,市场的分歧其实已经开始显现。国产棉方面,报价基本与节前持稳,新疆地方产三级白棉报价基本在14000-14500元/吨不等,价格相对略显混乱,但兵团手采棉价格高企,多数在15000元/吨上方,公定结算。而清关进口棉方面,分歧更为明显,中底端的棉花价格相对弱势持稳,印度棉报价13800-14000元/吨,M级巴西棉14900-15000元/吨,基本与节前持稳,高等级美棉价格相对坚挺,SM级CA棉主流在16400元/吨上方,而更为稀有的澳棉价格则出现报涨,SM级部分较高报至17700-17800元/吨,虽然当前仍较难成交,但是一定程度上反馈出市场的预期。而从纺企方面看,已经拿到配额的部分纺企当前求购的主流品种基本集中于美棉、澳棉等高等级保税区资源,无三丝等品质因素成为市场对棉花品质的追逐点。
从市场的开局状况以及此前的一些市场表现看来,我们大致可以展望一下羊年棉花市场值得注意的几点:
第一、 高品质棉花的价格,这主要是源于国内纺企对于高品质棉花需求的提升,一者是纱线产能高支化,一个是外单需求品质的稳定化,都更需要无三丝高品质的外棉作为支撑,而今年配额的限制使得这方面能够进口的资源相对有限,同时全球性高等级棉花的缺口也是限制高等级棉花进入中国的主要因素。但这并不意味这除了高等级外棉以外的资源没有机会,对于贸易商来说,能有高等级资源的情况下,即使买不到配额,保税区的高等级棉花资源也是后期可能较为紧俏的产品。如果不能获得高等级外棉资源,那么国产棉替代性的机会也值得注意,主要是高等级精捡三丝的新疆手采棉以及品质较好的机采棉,都有对高品质外棉的可替代性机会。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