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纺织服装业的深度转型不可忽视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06日
  前段时间,西方业界一直以为中国经济出问题了,如中国第三季度的GDP回落1%,2014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回落至7.3%。大多数西方业界都以为中国经济已病入膏肓。全世界各大金融媒体也猜测中国经济可能出了大问题,放缓增长势在必行。可是在2014年10月中国召开的纺织制造商联盟(ITMF)年度峰会上,西方业界才意识到,这只是中国经济面临深度的转型期而已。

  深度转型,远非调头

  倘若读读这次参加ITMF会议的名单,就会很快发现,他们大多数是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家,他们带着各种原因来参会。其中之一就是参与自己国家主办的纺织服装国际会议,另一主要原因是,中国几乎主导了世界的经济,该国纺织服装工业主宰世界纺织业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中国基于纺织经济的活动频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事实上,全球经济自从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面临最大的转型期,而只有中国才真正开始寻求转型的最佳方式。让西方难以理解的是,经历调整后,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即从大规模生产转为品质与数量同时并举之国。

  众所周知,中国纺织服装工业从2012年的增长率10.8%回落至2013年的8.3%,2014年可能回落至7.4%。但要知道,2013年中国生产了全世界37.1%的纺织服装,其中世界80%的人造纤维出自中国。中国的技术纺织物也快速发展,增长率从2010年的20%跃升至2013年的23%。中国消耗的纤维材料将占全世界的一半,而随着纤维材料的市场扩大,中国的能源市场也将水涨船高。

  从大规模生产转为高端产品的生产,是一种品质的提升,同时也是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价格的劳动力、环境意识、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能源效应都将扮演重要角色。中国应对气候的变化,确立纺织物废品回收体系,改善环境都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整个世界都十分有利,也是人类共同的目标和要求。

  巨头之见,先知先觉

  中国所说是一回事,而落实到每一步却是另一回事。但西方不得不看到,互联互通,自贸区的建设已在中国大规模展开,它将优化沟通渠道。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认为,互联互通对纺织服装出口大国,包括机械制造出口大国都十分有利,因为它把全世界的企业与客户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我们还应看到,中国正在挑战欧洲核研究机构的最尖端技术,原子对撞机最高水平,中国的次原子微粒领域的探索也属于高难度。这预示着中国已步入世界尖端的物理学领域,而要开发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高品质纺织服装更不在话下。

  目前德国巴斯夫公司已在上海亚太创新园投资1.1亿美元并修建了地区研发总部。该公司发言人称,到2020年,约有25%的巴斯夫研发人员都在亚洲,其中大多数是在中国。另一世界巨头INSEAD公司认为,中国正在集中精力整合力量,肯定还会扮演重要角色。它需要创新和创造,最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由此可见,上述西方巨头其实已预见到这点。

  久远过去,映现未来

  众所周知,中国是个低收入国家,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但若仅认为它只是个拥有5千年历史和2千年封建皇族史的国家,那就错了。中国早在公元960年前的宋朝时期就已显示出经济活力。那时,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就已遍布世界许多地区,当时的中国人均收入属于世界上最高之列,且中国当时已有了纸币,而欧洲出现纸币要晚于中国许多世纪。只有到了元朝,中国经济才开始衰落。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37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