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行相比较,中国运动用品市场过去5年整体陷入衰退。本土运动用品品牌李宁公司(02331.HK)此前预计2014财年,亏损或达8.2亿元人民币,连续第三年亏损。
另一家重要的运动用品本土公司安踏(02020.HK),2011年收入曾达到最近几年的顶峰,年收入89.05亿元人民币,此后一路下滑到2013年的72.81亿元人民币。
作为阿迪达斯全球的主要竞争对手,耐克在大中华区也没有实现持续增长。2012财年,耐克大中华区收入25.61亿美元,到2013财年降至24.78亿美元。只有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实现了持续五年的增长。
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过去几年,阿迪达斯在销售渠道的布局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灵活性。2014年,阿迪达斯中国市场开出了其全国首家鞋类专营店,还在北京等重点城市针对女性消费者开出了三家女子专卖店,此外在武汉开设了篮球专卖店,2014年推广至沈阳、北京和成都三个城市,此类门店专门提供各式篮球鞋和篮球服装。在零售领域,阿迪达斯吃螃蟹之举层出不穷。目前,阿迪达斯在全国共运营超过80家细分化零售门店。现阶段全国范围内的阿迪达斯店铺已经超过8000家,其中不少位于国内二、三线城市。
在产品线方面,阿迪达斯的主要销售业绩仍由其运动表现系列产品所带动,但近年来阿迪达斯运动经典系列产品也在中国取得了强劲增长,在过去的三年里销售额几乎翻番。
尽管增速快于耐克,在规模上,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与耐克还有一定距离。2014财年(截至2014年5月31日),耐克大中华区实现收入26.02亿美元,阿迪达斯大中华区2014财年(截至2014年12月底)是18.11亿欧元,要与耐克扯平,还要下大力气。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