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CHIC隆重举行:“遇见未来”服装智造变革之路论坛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0日
 爱斯达的“智能裁缝”不仅满足了当下消费者的需求,更是符合了当下“工业4.0”的发展趋势。

  艾瑞集团电商咨询合伙人傅志勇以详实的数据和图表来说明“工业4.0”时代的智能生产。随着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高度融合,在制造领域,网络、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软件与自动化技术等资源、信息、物品和人将深度交织,产生新的价值。

  这同样意味着,消费者可以直接参与到产品设计、原料配制、订货计划、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甚至回收利用的各个阶段,通过物联网和制造业的融合,使生产个性化、小批量产品具有盈利可行性。

  傅志勇说,从WEB1.0到WEB2.0时代,改变的不仅仅是网络化“沟通”的方式,更是生产采购和生活消费的“交易”方式大迁徙。而如今,以微信为首的WEB3.0应用也已大行其道,用户获取、发布信息更自主,信息通道的平台更多元,精准的信息匹配意味着价值链话语权的转移,意味着“渠道为王”的逻辑已切换为“用户为王”。

  “在这种一切均可数字化的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电子商务深度应用的时代,企业需要一套‘程式化个性服务体系’来替换传统的经营思路了,要以用户为中心的多面诉求整合为一揽子解决方案。”傅志勇称。

  而爱斯达正是以互联网思维,由数据驱动,以3D打印逻辑,实现了数字化工厂柔性生产模式。更为重要的是爱斯达能够实现客户与工厂的直接对话,实现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有机结合,颠覆旧商业模式,真正为客户和工厂创造价值,建立直线交互的商业逻辑和业态。

  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正如傅志勇说,电商之战的高地在“物流”,而传统商业进化的战略制高点在“数据流”。这就需要决策支持数字化、应用分析数字化、生产管理数字化、生产控制数字化、设备运维数字化、过程质量数字化,完成这一系统工程,企业才能实现智能生产。

  尽管已经积累了海量数据,对于樊友斌来说,他认为还是远远不够的。“未来个性化定制要持续发展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数据库的建设,包括人体数据库、版式数据库以及剪裁数据库。私人定制需要时间积累,只有不断了解顾客习惯,丰富数据库内容,才能更好地推广这个项目。”

  向“智慧工业”转型

  对于爱斯达来说,无疑走在了行业的前面,这也为服装制造业转型升级打开了新的思路,这意味着传统制造企业要以互联网应用为契机,打破传统制造观念,以互联网应用重塑制造业价值。

  而傅志勇也提出,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价值链上的应用深度与价值影响来看,传统企业应用互联网可分为四个阶段,企业基于自身切实情况以及其企业战略规划选择实施,向“智慧工业”逐步迈进。

  “1.0阶段为深度沟通,让信息对称: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推广与沟通媒介,构建社会化媒体沟通体系,建立与用户的沟通平台;2.0阶段为大开网络渠道,消化过剩产能:第三方平台网店+自建平台+移动APP,布局全网立体化销售渠道;3.0阶段为产销协同,提升市场应变性:通过信息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构建企业大数据,以数据为研判,实现规模化定制;4.0阶段为虚实融合,实现价值最大化:打通线上线下业务实现业务协同,以大数据为基础研判用户需求,以定制化研发实现价值精准匹配,从而实现智慧化制造。”

  “而对于目前服装企业普遍存在,且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以预测(批发)推动的大规模生产商业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工业管理中心主任韩永生指出。

  他强调,中国服装制造正处于转型升级与4.0工业革命的历史交汇点,要将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才能实现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创新与转型。而对于企业来说,要放弃追求局部效率(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全面以客户为中心的协同计划与同步运作,打造全供应链上下游智能同步运作平台,挖掘全价值链效率,方能实现全价值链共赢。<<上一页[1][2]
阅读数量(30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