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春季大调研]纺织业“走出去”的进程比预想的要快得多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7日
  去年以来,纺织工业也和中国经济一样进入增长趋缓的新常态,受制于国内外政策与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从国内投向国外,跨国资源配置正在成为新常态下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这一特征的标志,就是我国已经从资本输入国向资本输出国转变,纺织业也在这一转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在江苏的调研结果看,纺织企业“走出去”的进程比预想的要快得多。

  初衷:受成本、政策因素“被逼出去”

  江苏双山纺织集团是一家以棉纺业为主的企业,这些年饱受国内外棉花价格倒挂、企业用工短缺及成本上升、税负过重、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的困扰,严重影响了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现在工人退休一批就少一批,我们在国内越来越难以生存,不走不行了。”董事长朱克荣坦言这是公司决定“走出去”的初衷。现在公司已经在非洲的坦桑尼亚低价购置土地,打算在非洲谋求发展。

  和双山纺织一样,江苏裕纶纺织集团也面临着生存问题,去年公司迈开了海外扩张第一步,组织去越南考察调研,决定在越南建设产业基地。去年3月,裕纶集团越南公司正式开工建设。目前,裕纶纺织集团在越南南定省宝明工业园区内,已建立起一座占地120亩的现代化厂房并投产。董事长朱继南更是用“走投无路”形容“走出去”的动因。

  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几年前在商务部支持下,江苏永元投资公司在埃塞俄比亚建立了东方工业园,专门吸引中国企业入驻。得益于工业园的出口免税、原料免配额、劳动力成本低廉等因素,目前该工业园已经吸引了24家中国企业入驻,其中有纺织企业4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将于今年4月去该工业园进行考察。

  结果:跨国进行价值链整合

  地毯是个小行业,开利地毯股份有限公司在地毯界位居前三的水平。由于高端地毯消费主要在国外,公司一直在考虑“走出去”,跨国配置销售网络。去年公司收购了法国Tecsom公司,这是开利地毯收购南非Crossley公司和迪拜第二大地毯工程公司后,实施“走出去”战略计划的重要一步。董事长蒋夕生说:“在走出去的市场大潮下,地毯行业自然不能居于人后,前几年我们就在筹谋,如今我们的企业感觉跟上去了,我们就是要把市场份额拿过来。”通过品牌收购,公司去年出口增长了38%,今年出口目标要增长50%。

  蒋夕生表示,开利地毯将结合国外品牌的各自优势,利用他们公司在欧洲、美国以及非洲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走出国门,占据更高的国际市场份额。同时,借助海外公司的设计和销售服务团队,把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引进来,帮助企业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转型提升。

  东渡纺织是国内较早“走出去”的企业,“开始也是被逼的。”董事长徐卫民当初为了摆脱对外贸公司的依赖,坚持自己找市场、找客户。2000年开始建立了和优衣库的合作,解决了订单问题。这以后,东渡又根据市场形势变化相继在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建立了生产基地,生产也走了出去。相比订单、生产“走出去”,东渡最为得意的是财务也走了出去。由于国内融资成本太高,国家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措施并没有在纺织企业得到体现。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4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